程廷祚,清代知名学者,南京人,祖籍新安(今安徽歙县),生于康熙三十年(1691),卒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享年77岁。 声韵之文, 诗最先作, 至周而体分“六义” 焉, 其二曰 赋。 战国之季, 屈原作《离骚》 , 传称为贤人失志之赋。 班孟坚云: “赋者, 古诗之流也。 ” 然则诗也、 骚也、 赋也, 其名异...
赋至东京, 长卿、 子云之风未泯, 虽神妙不足, 而雅赡有余, 其犹有中古之遗音乎? 降及魏、 晋, 非其俦矣。 魏之王、 曹, 晋之潘、 陆、 左、 郭, 后先争驱,咸为一时之选。 然赋至是, 则规制分明, 而古人之行无辙迹者, 于是乎泯矣。 修饰有余, 而古人之出入混茫者不可得而见矣。 其气不足...
程廷祚《骚赋论》: 骚则长于言幽怨之情,而不可以登清庙,赋能体万物之情状,而比兴之义缺焉。盖风雅颂之再变而后有《离骚》,骚之体流而成赋。赋也者,体类乎骚而义取乎诗者也。故有谓《离骚》为屈原之赋者,彼非即以赋命之也,明其不得为诗云尔。强之出于诗,犹王者之支庶封建为列侯也。赋之出 ...展开...
是中国古代赋论的发展趋势所在.赋话著作如《历代赋话》《雨村赋话》等,论赋专文如程廷祚的《骚赋论》,汤聘的《律赋衡裁余论》等.而《骚赋论》作为古体派赋论的代表作之一,是清代出现较早的一篇具有较强理论性的赋体专论,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本论文第一章对程廷祚和《骚赋论》的相关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程廷祚的《骚赋论》集中体现了他的赋学观念,文章分上中下三篇,笔者从"唐无赋"说和程氏对杨雄"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继承与调整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讨,认为:从大体上来说,程廷祚作为古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行文中始终是沿着"宗汉"的主线,并且,他还认为以司马相如、杨雄为代表的汉赋是存有"讽谏之...
且骚之近于诗者, 能具恻隐, 含风论。 故观其述谗邪之害, 则庸主为之动色; 叙流离之苦, 则悼夫为之改容; 伤公正之陵迟, 则义士莫不于邑。 至于赋家, 则专于侈丽闳衍之词, 不必裁以正道, 有助于淫靡之思, 无益于劝戒之旨, 此其所短也。
清代赋论是自汉代以来两千余年古代赋论发展史上成果最为显著的繁荣时期,是古代赋论的集大成者.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前所未有的赋话著作和具有时代特色的论赋专文,这... 王莉 - 湖北民族大学 被引量: 0发表: 2017年 程廷祚《骚赋论》研究 清代赋论是自汉代以来两千余年古代赋论发展史上成果最为显著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