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被程光炜视为“杰出的小说家”,《白狗秋千架》被其视为“不可多得的作品”,如果这“杰出的小说家”的“不可多得的作品”在色调、视角、笔法、人物、段落等很多方面都来源于其他作品,《白狗秋千架》还有什么价值呢?莫言之为莫言的地方又在哪里呢?4研究方式的理论先行 最后,谈谈程光炜对《白狗秋千架...
程光炜全部作品:当代中国小说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版),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修订版),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1949-1981),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史的潜力,小说的读法,朦胧诗新编,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基于对《艾青评传》的阅读,笔者对程光炜的学术水平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我无法不怀疑,以如此不严谨的态度来研究文学,能够写出什么像样的学术论文来。而事实上,在阅读程光炜的诸多学术专著时,那一堆又一堆“太空语”一样的文字,真让人没法消受。在《当代文学的“历史化”》一书中,程光炜写道:当前“十七年...
程光炜 教授 博导 收藏 完善纠错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1)1992—1995,博士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1992.06 ,破格晋升教授。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2)1995.06—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要获奖(1)...
作者介绍 程光炜,1956年12月生,酒杯婺源人。中国人民大学生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艾青传》、《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诗歌时评》、《中国当代诗歌史》、《雨中听枫》和《文化的转轨》等。 序言 货号: A1-7
文艺批评今日推送程光炜老师的《选题的直觉》一文,文中程光炜老师借夏衍研究和周扬研究中的案例,谈论如何在史料阅读中使用直觉,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地追问,开展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他认为,在直觉问题上,有几个方面是无法回避的。第一,直觉的前提是...
程光炜: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暖》2004年,霍建起执导1写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我本来打算用《作家的“回乡”》这个题目,但觉得它有主题化的意思,就放弃了。按照会议要求,要交代一下自己读小说的观念、理论背景和历史语境。就我看来,小说首先是小说,其次它里面有历史生活。...
程光炜,1956年12月生,江西婺源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化。 近年来,专事于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研究,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主持“重返八十年代”讨论专栏,并承担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问题”。
程光炜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4-06 编者按 程光炜教授新著《史料的前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06)汇聚了十几篇文章,以宏观的视角分析文学史料的总态势,讨论了当代文学史料的搜集、甄别和勘考,探究了史料在历史变迁中分层存储的原因及必要性,以及当代文学史的史料编辑留存的方法和重要性。文艺批评今日推送...
近年来,随着“问题意识”和“材料整理”观念的增强,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时段、范围和对象,于是就有了“建立基地”“关注一个点”和“重视材料”等自生性的要求。对出现在当下、有些尚属前瞻性的学术现象加以探讨,并运用史学理论予以阐释,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