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00:00:37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鼓子秧歌 00:00:34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胶州秧歌 00:00:34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临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陕北秧歌的质朴豪迈 陕北秧歌散发着质朴豪迈的气息。 (一)舞蹈表现 陕北秧歌的动作简洁有力,充满了质朴的美感。舞者们的步伐稳健,身姿挺拔,展现出陕北人民的坚韧和豪爽。例如,“十字步”是陕北秧歌的经典步伐之一,舞者们迈着坚定的步伐,仿佛在丈量着这片黄土地。 (二)音乐风格 陕北秧歌的音乐...
朔州大秧歌的剧目主要分为本戏、会戏、出戏三种,代表剧目《泥窑》《割红缎》《打酸枣》《买鹅梨》《拉老汉》等,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5.繁峙秧歌戏 繁峙秧歌,也叫奋地秧歌、大秧歌,是山西独有的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晋北繁峙县境内及其附近地区。繁峙秧歌由民歌和歌舞发展而来,初期的繁峙秧歌活动大...
秧歌作为非遗项目,不仅因为其舞蹈形式的多样性和艺术价值的高超,更在于它深深植根于民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丰收后的庆祝,还是节日里的欢聚,秧歌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将人们的情感凝聚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和谐的民俗画卷。此外,秧歌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生动实践。...
非遗传承之秧歌舞是一个充满民间色彩与文化底蕴的主题。一、秧歌舞的起源与发展 秧歌舞最初起源于农民在播种、插秧等农事劳动中为了减轻劳作之苦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带有戏曲性质的演出形式。据史料记载,秧歌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当时可能被称为“讶鼓”(迓鼓)。随着时间的推移,秧歌逐渐在北方汉族...
秧歌,这个在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以其群众性和代表性而闻名。🌿秧歌有不同的称谓和风格,根据表演形式分为“高跷秧歌”和“地秧歌”。近代所说的“秧歌”大多指的是“地秧歌”。👣秧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就有关于“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民族大...
汾阳地秧歌起源于唐朝时的栗家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广场性歌舞艺术,因相邻的孝义市也有部分地区遗存,当地民间统称为"汾孝地秧歌"或"汾孝秧歌",是当地社火、集会、迎送、庆祝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
孙贵明 太谷秧歌国家级传承人 太谷秧歌吸收融合了众多民间艺术,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风格,有的以曲调优美、节奏舒展,长于抒情,如《绣花灯》《采棉花》等;有的节奏紧凑,音调简洁,善于叙事,如《换碗》《洗衣计》等;有的活泼轻快,清新开朗,适于载歌载舞的表演,如《看秧歌...
正在播放[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海阳大秧歌创新秀演《秧歌华彩》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 20241221 01:33:00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 20241228 01:34:00 节目看点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00:00:37 [非遗里的中国第三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2025年春节,胶州秧歌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非遗晚会》,再次向全国人民展现新时代的秧歌风采。发轫民间,扎根民间,胶州秧歌是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顶流”。持擎罗伞的“膏药客”滑稽幽默,身着红襦的“扇女”轻腰身飘。在展演现场,来自胶莱街道张跃屯村“红红火火”秧歌队的纪处宗,正带着他的秧歌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