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mì gé tiē ] 帖名。凡十卷。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秘阁帖与淳化帖的区别 秘阁残帖 秘古阁帖原文 张旭法帖第九 宋拓秘阁帖收藏在什么地方 秘阁帖收藏在什么地方 张旭字帖带释文 肚痛帖有没有宋拓热搜...
这次分享三幅张旭书法字帖,摘自宋拓本《秘阁帖》古籍字帖。此版本字帖参考资料如下:据清代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宋刻》所述,《秘阁帖》是宋元祐年间,官员邓洵武、孙谔等请旨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备之前代遗墨刻之。下面具体分享张旭这三幅字帖,发布前已经做了优化处理,字帖笔原始状态更清晰,同时配上了参考...
此帖“卷帙规模,悉同淳化阁本,而卷尾□□乃楷书,□□□题云‘淳熙十二年乙巳岁二月十五日,修内司恭奉圣旨模勒上石’”,即淳熙修内司本,又名《淳熙秘阁前帖》。 淳熙十二年三月,孝宗又将南渡后所访得晋唐遗墨摹勒入石,名《淳熙秘阁续帖》(以下简称“《淳熙续...
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赵光义出秘阁所藏历史法书,命王著编次,标明法帖,摹勒于枣木板上,大臣进登二府,则拓赐一本。 《阁帖》是我国第一部著名法帖。自汉章帝至唐高宗,著名臣至二王唐柳,共存书家103人,作品约420篇。从此,大量古人书法墨迹赖它得以保存,被后世誉为法帖之冠,其功千秋。 《淳化阁帖》...
秘阁帖是古代的一种珍贵文献,涵盖了十卷的内容。其起源可追溯至宋元祐五年,当时,秘书省的邓洵武与孙谔等人向朝廷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以《淳化阁帖》中未收录的前代遗墨为依据,进行重新刻制。经过长达十二年的努力,至建中靖国元年,这一工程终于完成。据记载,此次刻帖工程共耗资一百十五万缗钱,...
词语名称:秘阁帖 词语读音:秘(bìmì)阁(gé)帖(tiètiětiē) 词典解释: 1.帖名。凡十卷。宋元佑五年秘书省邓洵武﹑孙谔等请旨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备之前代遗墨刻之﹐至建中靖国元年毕工﹐历十二年而成﹐凡费缗钱一百十五万。参阅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秘阁帖的意思及读音、秘阁帖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zouwenwen119于2011年8月31日添加。 读音:mì gé tiē 注音:ㄇㄧˋㄍㄜˊㄊㄧ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帖名。凡十卷。 宋 元祐 五年秘书省 邓洵武 、 孙谔 等请旨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备之前代遗墨刻之,至 建中靖国...
徐晏波题跋《秘阁帖十卷》 图录号: 3321 估价RMB: 40,000-50,000 成交价RMB: 55,200(含佣金) 3321徐晏波题跋《秘阁帖十卷》清拓本1匣10册183开 纸本鉴藏印:清人(白) 晏波(朱)提要: 是帖为明清之际所辑宋明诸帖汇本。每册首镌“秘阁帖第几”,末刊“宣和二年三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他下令侍书学士王著将秘阁所藏的法书编次摹刻,共十卷。每卷的首页都刻有“法帖第×”的字样,总称为《淳化秘阁法帖》。《法帖谱系》记载:“宋太宗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他命王著从御府历代所藏的真迹中摹刻出十卷法书,这成为历代法帖的鼻祖。”这段历史不仅标志着“法帖”名称的正式使用...
《秘阁续帖》的编纂过程,是古代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收录了诸多珍贵的书法墨迹,还反映了宋代官方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在当时,这样的编纂工作对于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播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秘阁续帖》中所收录的墨迹,涵盖了多个朝代的书法风格,从中可以窥见中国书法艺术的演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