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促进创新人才知识共享与技术交流。鼓励企业委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项目研发,联合申报科研项目,通过合同方式明确双方权益,形成稳定的创新人才合作关系。通过共建研发平台、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式,定期举办产学研用对接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为高校、科研院所和...
“科技镇长团”自2008年启动以来,通过选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到基层挂职,促进高校院所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通过将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与地方企业需求相结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9月,江苏“科技镇长团”已组建十七批,并打破区域组团惯例,由“县区组团”转型为“产业组团”,将来自全国各...
《行动方案》紧贴数字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关键环节,从六个方面系统集成支持数字人才发展的政策举措。一是优化培养政策,加强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材教程和教学团队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二是健全评价体系,持续发布数字职业,动态调整数字...
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探索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配置机制,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同培育知识创造、科研攻关和技术转化兼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打破身份束缚,推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共享共用,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同时允许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到高校和...
本次活动旨在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激发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潜能,进一步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成果在汕尾市高效转化与落地。当前,汕尾正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全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例如携手省科学院、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大湾区名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摇篮,科研院所是科技攻关的前沿阵地,企业是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的主体,三者之间的人才高效交流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
北京将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以“先使用后付费”的方式使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12月24日,《北京市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举办。北京自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 专精特新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代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杜娇 吴聪)12月20日,2024年咸宁市科创供应链供需对接专场暨“百名专家科惠行”活动在咸宁启迪之星召开,3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达成技术合作意向并签约。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会上,全市百名专家人才代表现场进行服务科创链企业案例路演,在如何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一)以创新为引领,打造大中小企业创新链 1.推动协同创新。推动大企业、中小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组建一批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鼓励承接科技重大项目,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推动各地依托大企业技术专家、高校院所教授学者...
以往省委全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分别编组。9月1日至2日举行的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首次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混合编组,简称“教科企组”。这是此次省委全会的一项特别安排。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省委全会编组的“小变化”,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