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
竺可桢的一生,是以严谨的学风、坚韧的毅力以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书写的历程,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是广大科研及教育工作者的楷模。11、王淦昌 他曾是举世瞩目的科研明星 却在巅峰时期消失 背井离乡、隐姓埋名十七载 只为给新中国造出核武器 他就是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两弹一星”功勋奖...
计算机科学领域有3位北大清华校友入选,还有著名的华人计算机科学家扬笛一,她还是上交大校友。Simon Shaolei Du (杜少雷),华盛顿大学 杜少雷目前是华盛顿大学Paul G. Allen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兴趣广泛地集中在机器学习方面,如深度学习、表征学习和强化学习。在入职华盛顿大学之前,他曾是普林斯顿...
吴大猷,来自广东广州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物理学之父”。他对我国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致力于提高中国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的科研水平,为中国的物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吴大猷是中国科学界的杰出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被广泛认可。9、高锟——光纤通信之父 高锟,来自上海的科学家,被誉...
5月9日,网络上传来了一个让人悲痛的消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白以龙院士逝世,这是我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贡献与人格魅力让人佩服。据了解,白以龙院士5月9日上午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3岁。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发布的讣告中,详述了白以龙院士一生的科研成就、人格魅力。看完之后,让人感慨万千。白以龙院士早年...
我国杰出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建国后,他带领科研队伍进行多次探空火箭探测试验、开展卫星探索和预研等,为我国人造卫星做了大量基础工作。 任新民:“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他曾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诺奖风向标”30位华人科学家获奖,每人可获7.5万美元科研资助 北京时间 2023 年 2 月 16 日,斯隆基金会公布了 2023 年斯隆研究奖获奖人名单。今年,全球共有 125 名年轻的杰出研究人员获此奖项,其中,包括 30 位华人科学家。他们来自七个领域,包括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系统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和...
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如今有无数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为守卫国家而献身,这意味着中国女性也能独挡半边天。 花木兰(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在中国国防科研领域巾帼不让须眉的六位女科学家,她们不仅让美国忌惮,甚至被西方媒体认为是比核武器还恐怖的存在。 相比较名声大噪的明星,这些女英雄才最应该配拥...
组织13个城市22家医疗单位的科研团队,经过一年时间,对七百多名COPD患者做双盲临床观察实验,发现一种产自中国的廉价祛痰药羧甲司坦可显著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24.5%。这一发现,使这一疾病的常规治疗费减少85% [147]。钟南山教授表示,慢阻肺症状诊断的漏诊率很高,但如果在疾病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做出努力,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