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南: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三个因素催生了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特征就是高科技投入、高效能、高质量,重点是要摆脱现在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即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效率低),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高耗能、产品质量不高)。多模态大模型正助力新质生产...
二、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相互促进 世界经济史证明,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兴产业的出现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近代物理学引发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6~17世纪,它是世界现代化的前奏,为以蒸汽机和机械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准备了科学知识...
科技对产业的改造是通过具体技术产业化应用来实现。一项新的科技对社会发展方式的促变,往往是通过改造升级产业来表现和标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生(正在经历)四次科技革命显示,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是相伴而行,科技革命往往会引致产业变革。同时,一...
今年4月9日,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发布的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到2029年达到750亿元。新支柱新赛道加快培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远方不远,未来已来。在政策指引下,各行各业正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比...
我们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频共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纵观全球经济发展史,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习近平总书记...
-阶段性:科技革命的发展是阶段性的,它经历了从理论突破到技术应用,再到社会生产力提升的不同阶段。 -社会性: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产业变革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由于科技革命、市场需求变化、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空间...
3. 技术革命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同时还可能包括其他领域的技术变革,如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技术革命强调的是技术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整体影响。 4. 产业革命则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特定称谓,通常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工...
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形成是以科技创新为起点,培育和发展新产业为路径,推动生产力发生质态跃升的过程。回溯历史,人类生产力发展呈现非线性过程,生产力重大变革的阶梯式突变和跃升主要发生在历次产业革命时期,而随着重大科技突破对驱动产业变革的先导作用愈加突出,由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成为孕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
9月28日,“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研讨会在广州举办,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搭建产融对接、产业对接、产城对接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成果转化体系,吸引更多的科技成果和优质项目落地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会上,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旭,中国电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依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趋势,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