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人才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建议,四川应构建多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从政府层面看,要加强数字技术等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从企业层面看,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为文化产业新兴人才搭建平台。”【来源:四川在线】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除了拓展文化产业发展边界,新技术也在保护古老文物方面进行着有益探索。在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分论坛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表示,要将考古发掘的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具象化,建设数字平台,利用AI赋能,依靠独有的文化因素,让文物活起来。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举办期间,与会嘉宾从“探索中国电...
郑庆东认为,发展文化产业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活化性利用”。要找到传统与文化的结合点,以创新方式拓展开发文创产品、文博旅游、非遗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张丽娜介绍,前不久,在第十一届网络视听大会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视频直播、电子竞技、数字文博等新兴数字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百姓享受更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在15日举行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上,来自政府、高校、...
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科技赋能:发展机遇与风险应对”平行论坛举办。该论坛以“科技创新塑造文化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嘉宾围绕以移动通信技术为文化强国建设蓄势赋能、视听媒体发展机遇与应对、新科技条件下的出版产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网络文化新发展等议题,解读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成果,...
北京秉持“科技赋能文化、文化赋能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以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加快构建高精尖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据悉,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140.1亿元,同比增长13.6%;今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1043...
央视网消息:第二十届文博会5月23日在深圳开幕。本届文博会突出科技创新、文化引领,不仅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文旅产品,也有许多数字文化的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科技的发展将如何链接赋能文化生活?超2万个互动产品亮相 展示文化新质生产力 本届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馆展览面积有2万平方米,...
9月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科技赋能:发展机遇与风险应对”平行论坛举办。该论坛以“科技创新塑造文化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嘉宾围绕以移动通信技术为文化强国建设蓄势赋能、视听媒体发展机遇与应对、新科技条件下的出版产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网络文化新发展等议题,解读科技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变化、新成果,...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相互关系演进的必然要求。从较长的历史阶段来看,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是逐渐加强的,由相对孤立走向深层次促进的。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科技与文化具有“同一性”特征,早期技术与以早期宗教为代表的早期文化杂糅,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界限混沌。古代社会,文化对科技呈现弱支配,即文化...
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更好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面对科技、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