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中三水平六阶段包含内容如下:一、三水平(1)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科尔伯格进一步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依照次序进展,不能超越,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最高水平。此外,他认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除成熟因素外,还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和社会经验的获得。(1) 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阶段①前习俗水平(0~9岁...
科尔伯格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是指:三水平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阶段是“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学前教育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叫做“道德两难故事法”,其中最经典...
科尔伯格曾对这“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过程模式[2]作了详细阐明,后又作过重大修正。 他在70年代后期将该模式概括为: (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价值取向阶段。 阶段二:以个人的功利主义目的与交换为价值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三:以协调人际关系为...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0~9岁)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9~15岁)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道...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三水平包括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1)前习俗水平(0—9岁)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三水平,六阶段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三水平,六阶段是什么? 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及工具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人际协调定向和维护权威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和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
三水平六阶段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有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理论。三种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其中每种水平又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即: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手段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
(1)前习俗水平(9 岁前的大多数)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取向阶段--避免惩罚,无条件服从权威。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满足别人的需要。(2)习俗水平(9~15 岁的大多数)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赞许。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尊重法律和权威。(3)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的部分...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个体在道德判断上的成熟和深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实现的。 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0-9岁或10岁以前)。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