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采取“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负责模式。牵头申报的企业应建立工程师队伍并明确首席工程师,联合申报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应建立科学家队伍并明确首席科学家。项目负责人一般由首席工程师担任,应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是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人员,且保证...
我校将以本次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专项项目实施为契机,推动学校智力资源精准响应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技术需求,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切实参与到企业技术研发中,持续增强我校教师创新能力,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源源不断地作...
陕西建工集团打造“科学家+工程师”团队的实践,是我省加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去年,省科技厅制定了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方案,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通过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促进储能、机床等产业发展,依...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度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立项结果。西安科技大学共获准10项,其中作为牵头单位获准2项;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准7项;作为首席工程师获准1项,涉及西安科技大学安全、机械、电控、通信、材料、建工、机械、测绘等8个学院。据悉,本次共有200支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
企业工程师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针对性研究,这种“科学家+工程师”模式,让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变得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研发效率也更高了。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凌教授带领的团队就是这样一支“科学...
企业工程师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针对性研究,这种“科学家+工程师”模式,让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变得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研发效率也更高了。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凌教授带领的团队就是这样一支“科学家”队伍。春节前夕,尽管学校已放假半月有余,但记者实地采访...
企业工程师把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针对性研究,这种“科学家+工程师”模式,让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变得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研发效率也更高了。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刘凌教授带领的团队就是这样一支“科学家”队伍。春节前夕,尽管学校已放假半月有余,但记者实地采...
日前,按照《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部署安排,陕西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度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立项结果。我校共获准12项,其中作为牵头单位获准1项;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准11项,涉及我校土木、冶金、材料、环境、建科、机电等七个学院。
近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4年度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名单。高新区4家企业牵头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成功入选,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达到13支。咸阳赛亚斯科技有限公司 咸阳蓝博机械有限公司 咸阳双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循天广播技术有限公司 什么是“科学家+工程师...
“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也是陕西省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重要抓手。早在去年4月,省科技厅就认定了首批200支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多数项目进入了试验试制、关键技术攻关阶段,超过三分之一的科研成果得到了转化落地,申报专利超过百件,部分项目已产生明显经济效益。自秦创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