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隐病毒属中含有31种种传病毒,这些病毒往往不会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一般经由种子和花粉传播。种传病毒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的病毒属有:苜蓿花叶病毒属(1/1),豇豆花叶病毒属(6/15),黄瓜花叶病毒属(3/3),烟草线条病毒属(8/17),线虫传多面体病毒(17/40),马铃薯Y病毒属(16/179),南方菜豆花叶病毒属(4/...
作物种传病毒研究进展
豌豆种传花叶病毒Pea.seed-borne.mosaic.virus(PSbMV)引起7种食用豆类作物和一些豆科牧草的病害。豌豆种传花叶病毒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受到豌豆品种、温度等环境条件、病毒株系或致病型的影响。主要症状有叶片背卷,植株矮化、畸形,明脉、脉带,叶片褪绿斑驳、花叶,皱缩和卷曲。如果是种子带毒引起的...
也有些病毒如豇豆蚜传花叶病毒(CABMV),虽然种传率没有这样高,但由于可经蚜虫传播,由带毒种长出的幼苗成为田间的初侵染源,很快形成发病中心并向外扩散,到生长的中后期病株率亦可达到100%,遭致严重减产。还有些病毒可经介体持久性传毒,如番茄斑萎病毒(TSWV)除可经一定植物种传外,还可由...
葫芦科作物;病毒种类;种传病毒;检疫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s41 葫芦科(Cucurbitacea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 用植物科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禾本科、豆科和茄 科,共有约118个属825个种。该类植物主要起源 于非洲、美洲和南亚等热带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广 泛种植。常见的葫芦科作物种类包括西瓜(Citrul— lusvulgar~)、甜瓜...
植物病毒种传机制研究进展
国家种质库保存大豆和菜豆种质的种传病毒检测
豌豆种传花叶病毒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引起豌豆叶出现卷曲、皱缩、花叶等症状,严重影响豌豆的生长和产量。该病毒在豌豆植株上表现出症状的时间通常在种子播种后约10天到2个月之间。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种子携带,也可能通过蚜虫等媒介昆虫间接传播。豌豆种传花叶病毒对豌豆植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片的卷曲、皱缩...
豌豆种传花叶病毒(PSbMV)是一种影响豌豆生长发育的病毒。它主要影响整个植株及叶片。不同的因素,如感染时豌豆的年龄、接种温度以及豌豆的基因型,都会影响病毒的症状。感染PSbMV的豌豆植株会表现出矮化、节间缩短、植株成簇、花畸形、豆荚不规则扭曲等症状,通常仅产生一或两粒种子。被感染的叶片叶脉...
近日,山东省和河南省发现了一种可感染人类的新型动物源性亨尼帕病毒——Langya病毒。该病毒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类,并诱发致死性疾病,目前已发现35名急性感染患者。相关研究成果的论文日前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刘玮教授、方立群教授,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