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作物种传病害简介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的茎、叶和薯块。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和及时使用药剂防治等。棉花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棉花的茎部和叶片,导致棉花枯萎死亡。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及时使用药剂防治等。05农业...
种传病害 名词解释 种传病害,又称种子传播病害或种子带菌(带毒)病害,是指病原体通过种子这一途径进行传播的植物病害。这类病害的病原物可以附着在种子的表面,也可以潜伏在种子的内部组织(如胚、胚乳等)中。当带有病原体的种子被播种后,病原体就会随着种子的生长和发育而逐渐扩散开来,最终导致植物发病。 种传病...
目前我省大面积水稻即将进入播种期,播前做好种子药剂处理工作,能预防和控制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及苗稻瘟、蓟马、螟虫等苗期病虫害发生,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同时能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培育壮苗。4月25日,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发出通知,要求做好水稻种子药剂处理工作...
01种传病害概述 CHAPTER 种传病害的定义 种传病害 指植物在种植前已经携带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会在种植后继续繁殖,对植物造成危害。特点 种传病害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难以防治的特点,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种传病害的传播途径 12 种子带菌 病原菌附着在种子表面或种子内部,随种子传播至新种植区。土壤...
针对种传病害的最佳防治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害类型、作物种类、生长环境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一、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 使用55℃温水浸泡种子并不断搅拌,使水温稳定在53~56℃之间,维持15~30分钟,可防治种子传带的真菌性病害。 酸处理: 用1%盐酸溶液或1%柠檬酸溶液浸泡种子40~60分钟后用清水洗...
小麦病害主要分为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两类。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通过土壤介质侵入小麦植株并引起的病害,种传病害则是指病原体通过种子或植株上的芽尖等途径传播引起的病害。这两类病害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途径不同。 二、小麦土传病害的特点 小麦土传病害是由多种真菌、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种传病害 参考书 P.尼尔高著.狄原渤译.种子病理学.1987.农业出版社陈合生著.种子病害简明教程.1983.农业出版社彭化贤主编.种子病理学及检疫.2002.重庆出版社颜启传等著.国际种子检验规程.1992.技术标准出版社V.K.Agarwal,et.al.1997.PrinciplesofSeedPathologyPaulNeerggard.1979.SeedPathology ISTA.SeedScience&...
1. **小麦全蚀病(A选项)**:病原为禾顶囊壳菌,病菌可附着于种子表面或混杂于病残体中,随种子播入土壤传播,确属种传病害。2. **小麦条锈病(B选项)**:由条锈菌引起,主要依赖气流远距离传播孢子,种子传播极少见。3. **玉米粗缩病(C选项)**:由病毒引起,依赖介体灰飞虱传播,种子本身不携带病毒,不通过种子...
种子病理学--种传病害 PPT课件 2种子传病的机制 2.1种子的形态解剖特征与传病的关系2.2病原物在种子上的存在部位2.3种子侵染的机制2.4影响种子侵染的因素2.5各种病原菌的侵染和传播类型2.6种传病原菌的寿命及其影响因素2.7种传病原菌的传递及影响因素 医学课件 1 2.1种子的...
5 常见种传病害 5.1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5.2马铃薯环腐病 5.1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 5.1.1症状 主要为害植物的子叶、真叶的叶片及叶柄,有时也为害花梗和种荚。发病植株的叶片、茎、长角果等染病部位呈现褪绿和黑色坏死斑,被侵染的种子皱缩和发芽率降低,产量和品质下降。Alternariabrassic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