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其一刘禹锡作品原文 《秋词》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基本信息 《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
秋词(其一)/刘禹锡知人论世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叶的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称为“诗豪”。贞元九年刘禹锡中进士,贞元十八年调任京兆渭南主簿;贞元十九年,擢升为监察御史。开成三年,刘禹锡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一年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
01诗词背景诗人简介: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小聪明好学,才华惊人。永贞元年,王叔文提出改革朝政,得到顺宗的大力支持,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不久,革新遭到宦官、藩镇以及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这一年,刘禹锡三十四岁,本是春风得意的年纪,却在这场政治斗争中...
1.作品简介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的朝政改革。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2.《秋词》本二首,此其一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
古诗文之秋词【唐】刘禹锡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秋词(其一)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
【作者】:刘禹锡 【体裁】:七言绝句 【主题】:写云、登高 【出处】:《刘宾客集》 作品原文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诸如此类,皆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每到秋天都情不自禁的吟诵一番,而其间最最心爱,最受人欢迎,便是刘禹锡的《秋词二首》中的第一首。壹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是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他身世于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天资聪颖,自幼学习经史典籍,功底深沉...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大家是很熟悉的,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里都选有这首诗,很多人是可以张口就能背诵的。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人们喜爱这首诗,大都是因为它唱的是反调,一反自古以来悲秋的寂寂寥寥情绪,给人以昂然向上...
刘禹锡的《秋词》共有两首,均是写秋天的名篇。第一首流传最广,最为人称道。 第二首主要写秋天景色。如果说第一首写“秋气”,第二首则是“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赞秋气之美以表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