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抗争无果,性格刚毅的秋瑾选择退学回国,结束了她在日本的求学生涯。她离开日本,亦有经济上的考虑,丈夫王廷钧不支持秋瑾留学,自然也不会提供学费,秋瑾是自费去日本留学的,她的开支全部由自己辛苦筹措。可是后来,她发现王廷钧不仅不提供资助竟然还暗中侵占自己的财物。秋瑾给哥哥秋誉章的信中说: "子芳(王廷...
在筹备起义的过程中,秋瑾还面临着来自家庭的压力。她的丈夫王廷钧多次写信劝她放弃革命,回归家庭。但秋瑾已经下定决心,她在给王廷钧的回信中写道:"国家兴亡,匹妇有责。秋某虽为女子,却有男儿之志。"这句话充分表达了秋瑾的革命决心和爱国情怀。1907年7月,安庆起义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按照计划,起义军将在8...
王廷钧性子温和,很多时候也由着秋瑾的性子,两人的生活很和睦,在很多人眼中,这就是理想生活。然而秋瑾不同,她渐渐厌倦了丈夫的温和与传统。有一次,秋瑾穿着男装去戏园看戏,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不守妇道,王廷钧知道后很生气,去戏园把秋瑾拉了回来。回家后,两人大吵一架,王廷钧骂她伤风败俗,据说还...
不过在当时,虽说留学已经蔚然成风,但是却少有已婚女子出国的例子,秋瑾想要留学,还是要得到丈夫的首肯和帮助。多年夫妻,王廷钧其实很了解秋瑾固执倔强的性格,留学也好,旅行也罢,他知道总归要让秋瑾了却这桩心愿,她才能真正安心。经过无数日夜的辗转反侧,王廷钧决定彻底让步,还妻子自由。他托关系找到了京师大...
秋瑾的丈夫王廷钧是湖南巨富王黻臣之子。 王廷钧出生于1879年,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那么,就意味着秋瑾比丈夫王廷钧年长了四岁! 对了,秋瑾的这门亲事是怎么撮合成的呢? 是这样,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秋瑾的父亲秋寿南担任了湘乡县督销总办,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结识了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长孙曾广钧。
1896年,王廷钧与秋瑾在湘潭结婚。当时王廷钧17岁,而秋瑾21岁。他们的婚姻被视为门当户对,珠联璧合。 婚后,王廷钧与秋瑾夫妻关系和睦,育有一子一女,分别取名为王沅德和王灿芝。 仕途与经历: 王廷钧曾捐官户部主事,并携妻儿进京上任。然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他因战乱而被迫离职回乡。 1903年,王廷钧再次携妻儿进...
1896年,在父亲的好友介绍下,秋瑾不情不愿的只好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的当地的富庶之家王家的第十七代子孙的王廷钧喜结连理了。王家在湖南是有名的富贵之家,还与清朝大臣曾国藩有亲缘关系。加之秋家当时也在湖南郴州做官。这么一看,秋瑾与王廷钧也算佳配,更何况王廷钧娶秋瑾的时候,只有17岁,与许多一心看着...
1、丈夫王廷钧:爱怨交织,两年后忧郁而终 秋瑾比丈夫大4岁,是典型的政治包办婚姻。秋家是官宦人家,秋瑾丈夫王廷钧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远亲,王廷钧之父王黼臣是当地富商。两人于1896年成婚时,秋瑾21岁,丈夫只有17岁。 王廷钧体瘦肤白,是个好学上进的英俊公子,史载其"体清腴,面皙白,有翩翩佳公子之誉"。秋瑾相貌清...
1900年,王廷钧通过买官的方式在北京谋得一官职。秋瑾欣然随夫赴京,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初到北京,秋瑾对这座古老的都城充满好奇。她常常与王廷钧一同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领略帝都的风采。这段时期,秋瑾在日记中写道:"夫婿近来习洋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丈夫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