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骨清像 “秀骨清像”形容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一般多指所绘宗教人物画所表现出来的面目清秀、棱角分明的艺术特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南朝画家陆探微时说:“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刀锥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与其说这是对陆探微画风的评语,不如说是美术史上对六朝美学风骨...
秀骨清像 首页>汉语词典 《秀骨清像》 词语秀骨清像 拼音xiù gǔ qīng xiàng注音ㄒㄧㄡˋㄍㄨˇㄑㄧㄥㄒㄧㄤˋ 解释形容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更多:https://www.bmcx.com/。 其它“秀”字典“骨”字典“清”字典“像”字典 “秀骨清像”成语接龙...
“秀骨清像”这个词,最早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他用来形容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作品:“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刀锥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 这句话不仅是对陆探微的赞美,更是对南北朝时期美学风格的一种总结。“秀骨清像”主要是指佛教造像中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特点是形体瘦长,配上...
秀骨清像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一种类型,主要描绘女性形象。秀骨清像的名称来源于《列子·仲尼篇》,其中有“骨肉不可得而相忘也,正色如也。”的描述,意为人们对于美丽女性的美好形象会难以忘怀,且她们的美貌永远如初。 秀骨清像的画风特点是轻盈秀美、婉约细腻。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多为年轻貌美、丰姿绰约的女子,她...
我们喜欢看佛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佛像很美,那么,佛像到底美在哪里?为什么会那么美?这种美从何而来?所谓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是如何形成的?, 视频播放量 20366、弹幕量 13、点赞数 900、投硬币枚数 193、收藏人数 638、转发人数 59, 视频作者 北大老杨说文博,
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指的是北魏时期的佛造像样式。在北魏晚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褒衣博带,秀骨清相”式的佛像。这种佛像的特点在于其宽袍大带,这象征了中国古代上层人士的装束,其中“褒、博”即形容衣物的宽大。同时,这类佛像还展现出“秀骨清相”的特征,即体态修长、容貌俊俏,并且神情洒脱...
所以我们看到的南齐观音造都是秀骨清像,躯体直立,装饰简洁。作为一个提倡反腐抗廉的国家,不可能把观音做成姿态丰腴过于华美富丽的样子,不符合国情。2、南梁在梁武帝的带领下,国泰民安,一团和气。南梁是继南齐之后的一个朝代,两朝的开国君主都姓萧,说起来他们还是同宗,但是两朝的国情却大不相同。梁武帝在...
秀骨清像与汉化风格20窟以西的石窟以及一二期的小龛,不仅延续了褒衣博带式的汉化风格,更是从雍容贵气转变为清秀俊逸。这种风格被称为“秀骨清像”,对南朝艺术手法在北方及佛教汉化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三期与洛阳龙门石窟的联系第三期很多窟口外面的崖面上雕的拱券面和护法形象越来越复杂,这与洛阳龙门石窟晚期...
在故宫博物院,有一尊北魏永安元年(528年)的释迦牟尼佛像,以其独特的“秀骨清像”风格,展现了北魏晚期南方造像艺术的影响。这尊佛像高49.4厘米,宽29.5厘米,厚19厘米,其造型和艺术风格都令人叹为观止。佛像的释迦牟尼佛高肉髻,面容清秀,莲目细长,耳轮垂埵。外着敷搭右肩袈裟,内穿僧祇支,结双跏趺于金刚须弥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