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隋朝时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极为有限,“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朝也是如此,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而且,由于允许“公荐”,这寥寥可数的一二十个录取名额,也多数被世家子弟占据。《旧唐书》所载:从唐肃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
1据统计,整个南代“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代289年间,进士及第者平均每年只有22名,90%的官员还是因为门第和军功入仕。说明隋唐之际( )A.用功读书受到仕人的普遍冷落B. 门阀依旧掌握着对选官的垄断C. 儒家思想遭到社会的广泛排斥D. 科举制只起着装饰政治的作用 2(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高三质量普查调研)据统计...
故多离咎悔,鲜克有终。然其学涉稽古,文词辨丽, 并邓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矣。有隋总一寰宇,得人为盛,秀异之贡,不过十数。 正玄昆季三人预焉,华萼相耀,亦为难兄弟矣。 上一句:得人为盛 赏 下一句:不过十数 秀异之贡所属专题:本文《秀异之贡》 ...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朝时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极为有服,“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朝也是如此,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而且,由于允许“公荐”,这寥寥可数的一
相同:根据“秀异之贡,不过十数”、“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可知,录取人数极少;录取难度大。不同:根据“公荐”、“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民族和公卿子弟”可知,唐朝有公荐,公卿子弟是录取的主流。(2)发展:根据“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可知,全面科举取士;根据“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
据统计,整个隋代“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代289年间,进士及第者平均每年只有22名,90%的官员还是因为门第和军功入仕.说明隋唐之际 A. 用功读书受到仕人的普遍冷落
据统计,整个南代“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代289年间,进士及第者平均每年只有22名,90%的官员还是因为门第和军功入仕。说明隋唐之际( ) A. 用功读书受到仕人的普遍冷落 B. 门阀依旧掌握着对选官的垄断 C. 儒家思想遭到社会的广泛排斥 D. 科举制只起着装饰政治的作用 相关知识点: ...
相同:根据“秀异之贡,不过十数”、“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可知,录取人数极少;录取难度大。不同:根据“公荐”、“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民族和公卿子弟”可知,唐朝有公荐,公卿子弟是录取的主流。(2)发展:根据“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可知,全面科举取士;根据“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