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的生成是指在反应中,由于反应物的作用发生了电离,形成了离子的过程。离子的生成过程符合以下规律: 1. 双替离子反应:在双替离子反应中,两个反应物中的离子交换位置,形成两个新的离子。例如,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铁离子。 2. 酸碱中和反应: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中的氢离子和...
离子半径规律如下: 1.离子半径大小主要由离子的电子层数、原子序数和离子的电荷决定。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电子层结构(即电子层数、原子序数相同)的离子,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2.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微粒,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 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单核),核电荷...
离子半径变化规律: ①同-周期,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随其核电荷数的增大,阳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阴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②同主族,从上到下,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③正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小,负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半径大 ④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正离子,电荷越少的其离子半径越大 ⑤周期表中处于相邻族的右下角和左,...
1. 阳离子的半径通常小于其对应原子的半径,而阴离子的半径则通常大于其对应原子的半径。例如,钠离子的半径小于钠原子,硫离子的半径大于硫原子。2. 对于同一主族的简单阳离子或阴离子,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其半径也会增大。例如,钠离子、钾离子和铷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氟离子、氯离子和溴离子的半...
离子半径是说明离子大小的数值,它对离子在晶体结构中的作用有很大影响(各元素的离子半径列于表6-1)。各种离子半径的大小有如下规律:(1)阴离子一般较大,其数值在2.20~1.32Å之间;阳离子一般较小,其数值在1.67~0.13Å之间。其原因是原子得电子后半径加大,而失电子后半径缩小。根...
离子共存规律总结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CO32-+2H+=CO2↑+H2O、HS-+H+=H2S↑。2、有沉淀生成。按照溶解性表,如果两种离子结合能形成沉淀的,就不能大量共存。溶解性表,可总结成这么...
1.离子活动性:在一些离子反应中,活泼度高的离子可能会首先参与反应。活泼度是指离子倾向于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能力,活泼度高的离子更容易参与反应。例如,金属离子(如铵离子)通常比非金属离子(如氧离子)更活泼,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金属离子可能先与其他离子反应。 2.离子浓度: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可能影响反应的速率和...
离子共存,其实质就是判断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简单而言,离子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问题。因为离子反应是向着离子减弱的方向进行的,是需要离子进行移动交换的,所以若是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则表示离子能共存;若发生反应,则表示离子不能共存。不过离子反应还需要考虑到多方的因素,如溶液中的离子...
1. 在同一元素的不同形态中,电子数增加会导致微粒的半径扩大。例如,钠原子的半径大于钠离子的半径,而氯原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的半径。同样,亚铁离子的半径大于铁离子的半径。2. 在同一周期内,阴离子的半径通常大于相应阳离子的半径。例如,氧离子的半径大于锂离子的半径。3. 在比较同类离子时,如果...
口诀:钾钠铵盐均可融,硝酸遇水影无踪,硫酸盐不融硫酸钡,氯化物不融氯化银,酸类不融有硅酸,碱类易融钾钠钡钙氨。可根据离子能发生什么反应进行记忆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大量共存的离子的条件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