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华力:除了静电作用和氢键外,范德华力也在离子水化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虽然这种力的贡献相对较小,但在某些情况下仍不可忽视。 四、影响因素 离子的电荷和半径:离子的电荷越大,其吸引溶剂分子的能力越强;而离子的半径越小,其水化壳越紧密。因此,高电荷、小半径的离子通常具有更强的水化能力。 溶剂的性质:溶...
离子的水化名词解释 离子的水化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水溶液中,离子与水分子之间会发生水合作用,水分子将离子包围,并与其形成氢键或静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离子的化学性质和溶解度。水化对于离子溶解和溶液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解释离子的水化现象。1.离子的水合壳 ...
答:由ΔH(溶)=-ΔH(晶)+ΔH(水化)的数据,当ΔH(水化)=ΔH(溶)+ΔH(晶))≠0时;且有些水化离子有颜色;离子有确定的水化数,这些可以表征离子的水化。用离子水化的概念可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如:晶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种电解质在不同的溶剂中表现的强弱不同。水化电子的发现,将对无机化学的...
[正确答案]:A 解析: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与水偶极子两端所带的电荷相反,负端趋向正离子,正端趋向负离子,以致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四周为水偶极子所包围,这个过程称为离子水化。反馈 收藏
水化离子半径表 以下是一些常见离子的水化离子半径数据(单位:Å,即10^-10米): 钾离子(K+):水化半径约为3.31 铵离子(NH4+):水化半径约为3.31 钠离子(Na+):水化半径约为3.58 镁离子(Mg2+):水化半径约为4.28 钙离子(Ca2+):水化半径约为4.12 锶离子(Sr2+):水化半径约为4.12 钡离子(Ba2+):水化半径约...
水化离子 离子化合物加人水中后,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的, 它的正负电荷的重心并不重合, 其一端显正电性, 能吸引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 另一端显负电性, 能吸引离孑化合物中的阳离子。 结果,离子化合物从固体表面溶于水中, 溶液中的阴、阳离子的周围吸引着数目不等的水分子, ...
第02章 离子水化 第二章离子水化 2.1离子水化热力学2.2离子水化熵2.3离子水化对溶解度的影响2.4氢离子的结构2.5介电常数2.6溶剂化效应 2.1离离子子水水化化热热力力学学 固体盐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1mol固体KCl溶解于水中,从环境吸热4.1kCal;1mol固体KF溶解于水中,放热4.2kCal 离子水化的定义:...
E.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形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A选项描述的是离子与水分子通过极性相互作用形成包围层的过程,正确对应离子水化的定义。B涉及介电极化,属电介质行为;C为电泳现象;D为电解过程;E定义电解质,均不直接描述离子水化。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与水偶极子两端所带的电荷相反,负端趋向正离子,正端趋向负离子,以至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四周为水偶极子所包围,即离子水化;电场中电解质分子内正负电荷不重合,分子一端呈正电性,另一端呈负电性,称之为偶极子;直流电通过胶体时,胶体内的分散质移向极性相反的极称电泳;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后,...
离子水化是指一种离子间非物理作用使某些水溶液中的相互溶剂(离子)翻转水形成反应产物,比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中,离子水化反应也可称为水解反应,因为它描述的是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的溶解反应,水被视为反应中的溶剂。 离子水化有着特殊的学术意义,因为它能有助于人们理解水溶性离子的性质,以及离子间在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