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中【中国简史23】从考古学看“禹画九州”传说的真实含义 【中国简史24】商汤灭夏后,夏王室成员的三个去向 【中国简史25】中国青铜器到底是本土的还是西方传来的? 【中国简史26】青铜酒器喝酒喝出来的三代礼乐文明 【中国简史27】比殷商先祖还令人头疼的周代王室父系来源 【中国简史30】小邦周夺取革命胜利的三...
有关禹画九州、禹迹的说法,史籍记载非常多,如:《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徳用不扰。”《国语·周语下》记太子晋言伯禹“高高下下,疏川道滞,钟水丰物...
在各路人马返回后,大禹组织绘制了一幅详尽的天下山川河流示意图。为了更有效地治水,他将这幅图划分为九个部分。这才是“禹画九州”的真实含义。这里的“画”指的是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并非行政上的划分。然而,西周统治者在试图凸显夏朝的正当性、商朝的无道时,过分夸大了夏人的功绩和疆域。因此,才出现了大禹...
有关禹画九州、禹迹的说法,史籍记载非常多,如:《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徳用不扰。”《国语·周语下》记太子晋言伯禹“高高下下,疏川道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陂鄣九泽,...
传世文献《诗经》与出土文献《遂公盨》、《叔夷钟》互证显现,“禹画九州”的传说自西周时代即已流行,而早在商代,就有以某一地方为中心或者坐标,将人们所能认识的区域延伸出去的成熟观念。“州”本义为水中小丘,“九州”本义极言其多,从西周到战国,“禹画九州”...
芒芒禹迹, 画为九州。 ” 在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 因为禹迹的范围太大了, 人们只说在禹迹里, 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 以后再说自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 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最初"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因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决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
“禹画九州” 可能意味着依据水系分布和治水工程的范围对土地和人口进行的统筹安排。以治水为契机,打破了原有的部落界限,重新组合人力、物力资源,按照水流脉络和地形地貌划分出的 “九州”,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水利设施的维护与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稳定,进一步强化了各区域间的依存关系,为早期国家形态下的社会...
《禹迹图》,是中国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作品”。 它究竟出于何人之手,至今仍是个谜,较流行的说法是北宋的沈括所绘制。 图名取“芒芒禹迹,画为九州”之意,表明了绘图者对我国最早的地理经典著作《尚书·禹贡》的重视和尊崇,《禹贡》中所论述的名山大川,大都被标绘在图上。 《...
关于禹画九州,目前史学界有二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后人的伪托捏造,一种认为九州是行政区划。本文提出禹划九州确有其事,但九州是地域概念而非行政区划。 期刊代号:K91 分类名称:中国地理 复印期号:1997 年 05 期 关键词: 禹画九州地域概念行政区划 先秦文献多处记述禹画九州,说禹平水土之后,将天下划为九州,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