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人们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贫穷和被压迫,但要命的不是他们自己正在承受的一切,而是他们企图将自己受到的伤害转接在更弱小的人身上,就像福贵压迫自己的孩子,医生压迫病人,权贵压迫贫民,最终结出的苦果,还是轮到自己吃,所以福贵最后得承受失去儿子的痛苦,死去的人不在了,可是活着的人要继续承受。本文...
有庆的死不是福贵的第一个悲剧,也不是他最后一个悲剧。福贵这一生,万贯家产、慈爱父母、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女儿凤霞、小外孙苦根儿都因为各种原因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他自己。当没有了钱财,福贵活着,当没有了爱情,福贵活着,没有了子女,福贵活着,没有了唯一的希望,福贵依然活着。如果活着是为了钱财、爱...
福贵作为一个父亲,压迫自己的儿子,医生压迫病人,权贵压迫贫民,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无知、贫穷和被压迫,反而用压迫和伤害他人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困惑。然而,福贵最终也承受了失去儿子的痛苦。尽管死去的人不再痛苦,但活着的人却要继续忍受这种悲痛和痛苦。福贵失去了儿子,也失去了生活中最后的依托,他在这个时...
年轻时,身为地主少爷的福贵嗜赌如命,最终赌光家业,沦为佃户。父亲被他活活气死。然而,他明白,他还有孩子,母亲需要抚养。即使后来家珍被父亲接走,福贵也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从以前养尊处优的福贵,到此时也不得不学着种地,来养活一家老小。福贵本以为一家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但没有想到,母亲生了重病...
没有一丝愧疚,没有一丝懊悔,仿佛有庆的死,只怪“福贵只有只有一个儿子”。所有人的焦点,都在县长夫人身上,对底层生命的漠视,才是那个年代最大的荒诞。 自从有庆死后,福贵才算真正的看懂“活着”的意义。此后,家珍病亡、凤霞难产而死、二喜被石板砸死、孙子苦根吃豆子活活撑死,他都没有那么伤心。
有庆是徐福贵的小儿子,从生下来就经历穷苦的困扰。他喜欢跑步,鞋子经常穿坏,还被福贵责备,为了鞋子能够安好,冬天光着脚就去上学。后来听说要献血,第一个跑到了医院,但没想到却被活生生的吸死在了这里。《活着》,长篇小说,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主人徐福贵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地主家的少爷,...
爹死了,被我气死了。娘也死了,没钱治病死了。有庆死了,我唯一的儿子死了。凤霞死了,我的一双儿女都死了。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二喜死了,被水泥板夹死的。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 这一段,是福贵在讲述家人离世的原因。你可以看出,这段话,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任何细腻的笔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