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浦区重固镇西侧的小土墩——福泉山遗址,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它并不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山丘,而是一处人工堆筑的墓地,蕴含着新石器时代各时期的人类文明之火,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东方的土建金字塔”“...
福泉山遗址,位于青浦区重固镇的中心地段。 名“山”乃“包”。遗址号称为“山”,实则是一个小土包--长94米、宽74米、高7.5米的高台墓地,共发掘发现了150余座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完整地保留了6000年以来的文化遗存。花上30分钟,可以游览一遍。 小中见大。和国内众多的墓葬发掘和陈列馆相比,福泉山遗址是迷你...
福泉山遗址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东方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自1979年首次试掘至今,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历程中,福泉山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其文明成就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做出了重...
福泉山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西侧。福泉山是一座古人堆筑的高台墓葬小山,内含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战国至宋代的墓群;山的四周又有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吴越文化与战国时代的遗存,古代遗存极为丰富。 福泉山又名覆船山,其所在的重固镇,“相传为宋韩蕲王掩军士骸骨处,...
福泉山遗址位于青浦区重固镇。因遗址内的“福泉山”而命名。 福泉山又名薛道山、覆船山(因山形似覆船,始称“覆船山”;后因挖井,泉水甘美,改称“福泉山”。),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 1983年,这里发现了上海地区最为完整的马家浜文化一崧泽文化一良渚文化一商周文化的文化叠压...
澎湃新闻获悉,昨天(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上海博物馆福泉山遗址考古工作站在青浦区重固镇揭牌。这是继青龙镇遗址考古工作站后,上海成立的第二家考古工作站。福泉山遗址发掘现场福泉山遗址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东方的土建金字塔”、...
位于青浦区重固镇西侧的小土墩——福泉山遗址,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它并不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山丘,而是一处人工堆筑的墓地,蕴含着新石器时代各时期的人类文明之火,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东方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
福泉山遗址,在农田中宛如一座大土台,静默而立。据光绪年间的《青浦县志》记载,福泉山所在之地“重固”,原名为“鬼重鬼固”,这名字源于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在此掩埋军士骸骨的传说。因此,古人早已将此地视为一片丛葬之地,后来才去掉了“鬼”字旁,更名为“重固”。另外,还有说法称福泉山原名“覆船山”,因...
位于青浦区重固镇西侧的小土墩——福泉山遗址,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它并不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山丘,而是一处人工堆筑的墓地,蕴含着新石器时代各时期的人类文明之火,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东方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