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美”是此次榜单评选的另一个标准。罗金华认为,将乐县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古县之一,是北宋知名学者杨时的故里,人文底蕴丰厚。其广为人知的“将乐三绝”(擂茶、西山纸、龙池砚)是当地古老而独特的饮食习俗和文化遗产,对睦邻友好、沟通人与人及人与地的关系,都起到了很好的人文积淀作用。近年来,将乐县持续...
2017年9月,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主办的“将乐窑暨中国南方地区宋元青白瓷学术研讨会”在将乐县隆重召开,确定了将乐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的特殊地位。 乐民沃土 千年窑火不断 将乐历史悠久,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9个古县之一,也是建县后县名一直沿袭至...
将乐县政府介绍 将乐县,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置县,因“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东越王乐野宫在是”,得名“将乐”,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七个古县之一,也是中国26个中央苏区县之一。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三明市西北部,处武夷山脉东南麓,扼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介于北纬26°26′-27°04′,东经117°05′...
7月22日,《民生周刊》记者走进山环水绕的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村民们对27年前的情景记得真切: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在村部门口,习近平同志举目远眺,但见河水碧波凝翠,青山郁郁葱葱,他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
常口村的绿色蝶变,是将乐人民爱山爱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取得新成就的生动写照。“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福建将乐走出了一条化“无价之宝”为“真金白银”、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康庄大道。将乐县以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绿色发展,先后荣获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省农村“...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传统农业曾一度受地形限制难以发展。如何在守好绿水青山的同时使之成为金山银山?在八闽大地上,更为现代、多元的产业形态正成为农村农业新生态。群山中的三明市将乐县就是探索者之一。2023年,将乐县在生态保护修复、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多种做法入选全国优秀典型案例。将乐何以...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5日电(陈雨丽 赵芬龄)青山环抱,绿水萦绕,良田簇拥,屋舍俨然,游人如织……如今的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南口镇蛟湖村,享受着水环境治理带来的生态福利。水秀金溪。杨长新 摄 依托优良生态,南口镇以蛟湖为龙头打造集田园观光、运动休闲、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研学康养综合体,蛟湖景区被评为国家3A...
福建将乐是福建传统手工造纸大县,其中又以“西山纸”最负盛名。西山竹纸制作技艺主要传承地福建将乐龙栖山,海拔一千余米,山高谷深,秀山灵水,盛产毛竹,有着丰富的原料资源,便于就地取材,适应传统手工造纸业的生存与传承。 西山造纸技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完整传承了蔡伦造纸工艺。其中纸料的配方“纸药”...
将乐竹荪将乐竹荪,福建省将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将乐县地理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壤钙含量高,水质洁净微酸,矿化度低;栽培区域分布于林间河谷盆地,日夜温差大;毛竹屑、芦苇、谷壳等栽培原料丰富,采用覆盖厚土、菌球帽顶破口采收等独特栽培方式,形成将乐竹荪特异品质。经测定,将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