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大学大学杨程凯等人研究了锂在具有独特晶体结构的不同基底上的生长,对微观和宏观过程贯通至关重要,这将确保锂金属电池的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该研究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1)受吸附-驰豫机制影响的成核阶段;(2)从晶胚开始...
特别是,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ASEI)的构建受到了广泛关注,无机材料因其机械强度和抑制锂枝晶的能力而显示出潜力,但其脆性和适应性限制了应用。 福州大学的杨程凯、吴明懋和刘哲源副教授合作,提出了一种基于AM和HFBA单元的共聚物动态界面保护...
近日,来自福州大学的杨程凯教授与合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题为“Enhancing the Cath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in Ni-Rich Lithium-Ion Batteries through Homogeneous Oxynitridation Enabled by NO3- Dominated Clusters”的观点文章。该文章开发了一种独特的方法,通过采用以磷酸三乙酯(TEP)...
基于此,福州大学杨程凯副教授,于岩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The Anion-Dominated Dynamic Coordination Field in the Electrolyt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的研究文章。 该文结合具体表征和理论计算,提出了阴离子主导的动态配位场(ADCF)理论,合理解释了超浓度(...
近日,福州大学于岩教授、杨程凯副教授和陈飞飞副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通过热解UIO-66@ZIF-67核壳八面体, 合成了Co3O4/ZrO2介孔八面体,可用作高效的CO2催化剂。 本文要点 1)该介孔八面体由高度分散的小尺寸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平均颗粒尺寸为13 nm,平均孔径为5.8 nm,比表面积为43.11 ...
近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岩(点击查看介绍)、杨程凯(点击查看介绍)团队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引入十八冠六醚(18C6)作为电解质添加剂构建电解质体系,研究界面处溶剂化结构与电荷转移模式,构造稳定水系锌离子电池。经研究,在电化学过程中,通过十八冠六醚独特的构型限制效应将Zn2+,并吸附在金属锌表面,调节Zn2+溶剂...
近日,福州大学于岩教授、杨程凯副教授和陈飞飞副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通过热解UIO-66@ZIF-67核壳八面体, 合成了Co3O4/ZrO2介孔八面体,可用作高效的CO2催化剂。 本文要点 1)该介孔八面体由高度分散的小尺寸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平均颗粒尺寸为13 nm,平均孔径为5.8 nm,比表面积为43.11 ...
近日,福州大学于岩教授、杨程凯副教授和陈飞飞副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通过热解UIO-66@ZIF-67核壳八面体, 合成了Co3O4/ZrO2介孔八面体,可用作高效的CO2催化剂。 本文要点 1)该介孔八面体由高度分散的小尺寸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平均颗粒尺寸为13 nm,平均孔径为5.8 nm,比表面积为43.11 ...
近日,福州大学杨程凯,于岩课题组在锂金属电池电解质研究中,结合具体表征和理论计算,提出了阴离子主导的动态配位场(ADCF)理论,合理解释了超浓度(HCE)、局部超浓(LHCE)和弱电离局部超浓电解质(WLHCE)中的具体配位行为。本文章根据液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