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宗里,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公案,讲述了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仅是禅宗的象征,更是禅的精髓所在。“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佛祖拈花示众,众人默然,唯有迦叶尊者...
释迦牟尼的潜台词是:“这是佛心,它就在你们的面前,你能看见么?我有这颗佛心,你有没有?”迦叶的微笑便是悟解。他的潜台词显得极其轻松:“太简单了!太明白了!佛心之美妙正如这朵金色优钵罗花。你有我也有。” 拈花是传授,微笑便是承认。后世禅法的授受便由此定下了总的基调...
这个公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禅理的透彻理解,二是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的默契。这种默契不仅体现在师徒之间,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拈花微笑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禅宗典故,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方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理解不是用言语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心灵的契合来实现的。这种默契和心灵的相通,是我...
有人问老和尚:佛祖灵山拈花,为何迦叶微笑? 和尚答:因为忍不住笑。 所以说,禅宗公案就像一道道脑筋急转弯题,怎么答都有理。 迦叶为什么看见佛祖拈花就笑? 你我都不会知道,为什么? 因为你我都不是迦叶,所以才会不知道迦叶为什么笑嘛! 但假如你我是迦叶,那就可以回答:“因为忍不住想笑。” 再问:“为什么忍不住...
你听说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典故吗?悉达多在菩提树下禅定,定中他从一朵花里看到了整个世界,突然一片树叶掉在了他的身上,他意识到这一片叶子其实代表了整个菩提树。于是他感悟道:这一片叶,日、月、星都在其中,无阳光,叶子不生,无云朵,雨水不落,无雨水新叶不
禅宗公案“拈花微笑”禪义 细心的读者,肯定看出来了,题目为什么用这个“义”,不用这个“意”呢。“意”是属于五蕴之一的识蕴。而这个“义”,即世尊“拈花”的真实义。看看典故出处,《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则公案是说:灵山会上,世尊拈着一只金色优钵罗花,眨眼扬眉,示之于会上大众。大家都茫然失措,只有...
#绛霄记-修行感悟# 禅宗公案:拈花微笑 “上者当下悟得,当下完具;次者历彼岁月,自然完具。” 一文读懂禅宗知名公案:拈花微笑。 引用部分《心灯录》之见解,个人认为于禅宗见地极为精妙,极为直指,也推荐此...
禅宗公案拈花微笑,源自佛教禅宗的典故,是一种通过参禅、领悟的方式,对禅宗思想进行阐述和传播的方法。...
禅宗公案拈花微笑,源自佛教禅宗的典故,是一种通过参禅、领悟的方式,对禅宗思想进行阐述和传播的方法。据传,佛教禅宗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教导弟子时,曾以拈花微笑的方式,表达出深奥的禅理。禅宗公案拈花微笑,就是在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的基础上,通过类似的方法,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