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序》中说:《金瓶梅》“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余常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可见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它的文学价值,关键是怀着怎样一颗心去看待。结语:明清朝曾多次禁毁小说,康熙二十六年(1687),刘楷奏请禁毁书籍...
首先,焚书一事,秦始皇大概是真的干过的。但是他焚的只是除秦国外的史书,还有儒家的《诗》《书》,像医术、农书等技术书种和诸子百家的典籍这些都是不烧的。而且,人家烧的只是民间的私藏,官府的藏书还是保留的。这意味着,那些被烧掉的书是有备份在官府的。后人说秦始皇“焚尽天下书”,那真是比窦娥还冤。
统治者在查禁书籍上处罚较重,对书籍的语言、思想等方面进行监察,发现有违碍清廷统治的书籍一律查禁,有关人员遭到处罚或遭受文字狱。但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百余部,小说创作依旧属于旺盛的状态,小说创作受文字狱影响尚少,被查办的作品基本涉及表现对明代眷恋之情。小说查禁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已拉开清代...
就这样,《天工开物》被打上了"政治不合格"的标签。虽然清廷并未明令禁毁这本书,但它被排除在《四库全书》之外的事实,已经等同于一纸禁令。当时的文字狱如此严峻,以至于许多藏书家不敢再收藏这本书。杭州有位老学究,家中藏有一本《天工开物》的珍本。一天,他听说邻居因为藏有"不当"书籍被抓,当即连...
《武备要略》:明程子颐等撰。此书十四卷。内容主要有:论十三篇以及火攻总论图说、车步骑阵图说、步阵图说、天时风雨总说、各种兵器图说、水阵图说、步骑射法图说、九边备倭图考等。有明崇祯刻本。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二月初八日禁毁。 《武备志》:明茅元仪辑。此书二百四十卷,广采历代军事书籍二千余种纂辑而...
尽管严格来说,清朝并未禁毁《天工开物》,但它并未被收录于《四库全书》,这意味着它被抛弃了正常书籍的身份地位。而且,乾隆年间文字狱最为严重,因此《天工开物》实际上被禁毁了。《天工开物》未能收录进《四库全书》,有三个原因。首先,清朝对科技类书籍兴趣不大,看作“奇技淫巧”而不予重视。其次,《...
1清廷在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禁毁书籍达几千种,其中全毁2453种,抽毁402种,销毁书版50种,销毁石刻24种。其最主要目的是( )A.巩固统治B.打击汉人C.压制文人D.钳制思想 2清廷在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禁毁书籍达几千种,其中全毁2453种,抽毁402种,销毁书版50种,销毁石刻24种。其最主要目的是( )...
清朝以编纂《四库全书》之名,当时全国禁毁的书籍有哪些? 我是历史小明王,我来回答。 文字狱在清朝发展到了极致的地步,满清统治者为了篡改历史下令收集天下之书,美其名曰为“修书”实则是毁书,其狼子野心的做法让天下人所不齿,满清在在统治的两百多年里彻底把中华文明的,礼、义、仁、智、信变成了,麻、僵、愚...
本题以乾隆后期禁毁书籍切入,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造成了生产力的停滞,这是中国长期滞留于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因,从这些消极作用可以看出封建专制社会走向衰落。本题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关键要掌握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考查了学生根据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清代禁毁书目是清代政府对文化思想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在清代,禁毁书目主要包括《全毁书目》、《抽毁书目》、《禁书总目》和《四库全书禁毁书目一览表》等四种索引。一、《全毁书目》和《抽毁书目》《全毁书目》收录了 2452 种书籍,而《抽毁书目》则收录了 402 种书籍。这两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