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181:高纬杀高济,胡太后杀高叡,和士开陆令萱祸乱朝政 白虹说 6758粉丝 · 358个视频 关注 南北朝(169/169)自动播放 南北朝01:北魏开国之君拓跋珪效仿汉武帝,杀死长子拓跋嗣的母亲 南北朝02:北魏皇帝拓跋嗣兵分两路攻宋,夺取洛阳许昌 南北朝03:拓跋焘攻破柔然汗庭,缴获数百万头牲畜 南北朝04:魏帝拓跋焘...
赵高是秦朝崩溃的幕后黑手,他的专权和阴谋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他通过排除异己、操控皇帝、隔绝朝政等手段,彻底破坏了秦朝的政治生态。赵高的所作所为,不仅使秦朝失去了最后的挽救机会,也让他自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结语 赵高祸乱朝政的历史,是秦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因素之一。他的阴险狡诈和专横跋扈,使得秦朝在短短...
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终于统一了南北。中国再次迎来一个大一统时期。天下太平后,司马炎沉湎于安乐,不理朝政,唯一让他烦心的事是他的长子,也就是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他为了扫清司马衷继位的障碍,便开始了内耗的漫长征程。他逼死了弟弟齐王司马攸,为他的傻儿子继位扫除最大障碍。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逝,31岁的...
在古代历史上,托孤大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托孤大臣篡夺大权,甚至废立皇帝,不仅会引起朝政的混乱,还会加速王朝的灭亡。反之,如果是诸葛亮这样忠心耿耿的托孤大臣,则会力保皇帝坐稳江山。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杨骏,则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留下的托孤大臣,而他显然是一个反面例子。一 杨骏(?-291年),字文长...
前言 在秦朝的兴亡过程中,赵高的权谋和欺诈堪称一段历史的阴影。他欺骗胡亥、祸乱朝政,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二世也在这一纷乱的历史篇章中命丧权谋之下。究竟是什么让赵高如此权倾一时,以至于他能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左右逢源?他的权谋是否是源于个人的智谋,还是时局的特殊需求所致?一、赵高谋权篡位 ...
赵高欺骗胡亥祸乱朝政,农民起义爆发,秦二世最终被赵高杀害 秦始皇驾崩之后,赵高利用扣押的遗诏联合胡亥、李斯阴谋篡位,最终杀害了扶苏,并囚禁了蒙氏兄弟。胡亥在继位为秦二世之后,只顾享乐将权力拱手让给了赵高。赵高就借机排除异己,大肆安插自己的亲信,实际上已经成为秦朝的执掌者。随着胡亥朝廷对民众的剥削加深,...
而宦官秘书权倾内外,祸乱朝政,则是明朝独有的现象。明朝宦官秘书专权乱政由来 在明朝初期,对宦官的管束和防范本来是十分严格的。鉴于历代宦官专权、危害朝政的经验教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宦官限制极严,曾立下规章制度,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官职,不许宦官穿戴外臣穿戴的衣帽,严格限制宦官人数...
史上三大祸乱朝政的罪人:赵高、董卓、杨国忠 自古朝代更替虽说是规律使然,然而史上总会有些人的存在加速所处朝代的灭亡,今天就为大家盘点史上祸乱朝政的三大罪人:赵高、董卓、杨国忠。赵高 一个奸臣毁掉一个王朝的例子很多,但是史上这些都比不上赵高,因为他把一个刚刚建立的蒸蒸日上、前途无量的大秦帝国给埋葬...
唐朝朝政祸乱:杨国忠引发的安史之乱 唐朝盛世的面纱下,却隐藏着一场动荡的风暴,安史之乱,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这位原本受到玄宗宠爱的新贵,却在权谋和政治操作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祸乱,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和社会的动荡。失败的征战与虚报战功: 在天宝十年,杨国忠举荐鲜于仲通领军征南诏,然而...
而奸臣当道使民怨鼎沸,国力日衰,最终国将不国,这些千古罪人不仅遗臭万年,而且下场凄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十大奸臣的恶行和结局。一、伯嚭,春秋后期吴国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因躲避父难投奔吴国,在伍子胥的引荐下担任了吴国的太宰(大夫),与伍子胥一起共图国事。然而伯嚭得志后,利欲熏心,干起了祸国殃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