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央行牵头修改《票据法》第十条,一是承认票据融资、流转、交易的绝对无因性;二是考虑到票据承兑业务与企业贸易结合紧密,且承兑为票据的源头,现阶段仍需严控,建议不调整承兑业务,待信用环境进一步完善后再讨论;三是建议将第十条“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和”改为“或...
票据法确实有一些修改呢。比如,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示催告期间质押、贴现票据的,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一般不会被支持。还有啊,对于伪报票据丧失的,法院查明后会裁定终结相关程序,并可能追究伪报人的法律责任。另外,票据当事人如果使用非统一格式票据,也有相应的认定规定呢。
票据法最新一次修改并未在提供的法律依据中明确提及。然而,票据法的相关规定如第九条、第十四条、第十条和第二十一条等,构成了票据法的基本框架,规范了票据的签发、取得、转让以及票据上记载事项的规则。 一、票据的记载事项 票据上的记载事项必须符合票据法的规定,特别是票据金额、日期和收款人名称等关键信息不得...
支票影像替换了纸基票据;二是部分银行与客户约定采用支付密码替换印鉴,支付密码的作用由原来的“审核支付的条件”变为“审核支付的依据”;三是部分银行开通了实务票据网上托管业务,研发了电子票据业务,电子票据业务发展已显雏形。
一、加强对票据流通性的保护,对票据记载金额的规定进行修改 我国现行《票据法》第8条规定,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该规定对于避免当事人之间产生纷争,便于金融机构在接受票据时易于处理上述纷争确有好处,但其违反了票据的流通性特性,与国际通行做法不符。票据是...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日前表示,应根据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新变化,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票据法》。 他说,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回购等票据业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9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及央行1997年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和《票据实施细则》等法规。现行的《票据...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作如下修改: 删去第七十五条。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调整后,重新公布。 [1] 参考资料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
明确了票据法修改的必要性和逻辑起点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修改现有的《票据法》。前已述及,票据法的修改应围绕票据的流通性展开,我们认为,票据的流通主要涉及流通前提、票据种类、流通方式及媒介、流通形式保障、票据权利救济等方面。 (一)票据流通的前提--无因性 ...
这些议案包括修改票据法、合伙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城乡规划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大数据法、住房租赁法、公益广告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准入法、普惠金融促进法、业主委员会选举法、城镇房...
具体修改建议如下:一、建议将《票据法》第四条等规定中的“票据债务人”统一修改为“票据当事人”的称谓 商品交易双方,在交易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交易中一手交票一手交货,也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即使依据票据法,交易前手对所有后手承担保责任,但在依法未认定持票人是否因犯罪、违法或重大过失而丧失票据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