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在预测垂体瘤患者视野改变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垂体瘤患者103例(199眼)的视野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分为视野正常组,视野轻度(MD ≥ 5 dB),中度(15 dB < MD < 5 dB)和重度(MD ≤ 15 dB)缺损组.统计分析RNFL及GCIPL...
高分辨率OCT(Cirrus high-definition OCT)中近年来出现的神经节细胞分析(Ganglion cell analysis,GCA)算法可以准确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macular ganglion cell inner plexiform layer,mGCIPL)厚度。mGCIPL厚度聚焦于黄斑区,不受视盘改变的干扰,有研究发现它可用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进展监测,具有与视盘分析...
PLoSOne, 2013 , 8: e67143.(收稿日期:2013-09-20)·论著 ·高分辨率 OCT 测量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霍妍佼 郭彦 洪洁 王怀洲 王宁利【摘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 (Cirrus-HD OCT ) 测量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 (GCIPL ) 厚度参数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核层、外丛状层、内核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___、内界膜。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神经纤维层 反馈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双眼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通过双眼不对称分析,评价RNFL、GCIPL不对称分析在早期开角型青光眼中诊断价值.方法 在我院就诊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中筛选出40例早期POAG纳入研究,并设置40例...
目的 分析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anglion cell and 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与不同近视人群眼轴及屈光度的相关性,以期为合并近视青光眼人群GCIPL厚度分析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8 ~36岁的不同程度近视患者95例(190眼).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眼轴、医学验光...
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mRNFL)、神经节细胞层(GCL)和内丛状层(IPL)的厚度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125只眼),以42例(44只眼)正常眼作为对照组。根据国际临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级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5只眼、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 44只...
摘要: 目的 分析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anglion cell and 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与不同近视人群眼轴及屈光度的相关性,以期为合并近视青光眼人群GCIPL厚度分析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8 ~36岁的不同程度近视患者95例... 查看全部>> ...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是指A.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B.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C.内丛状层、内核层、外丛状层D.内核层、外丛状层、IS/OS 层
【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57例[糖尿病组,其中合并视网膜病变者32例(视网膜病变组)、未合并视网膜病变者25例(非视网膜病变组)],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别测量两组患者黄斑区神经纤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