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后毁于战火,由崔铉撰文,柳公权书丹。书写此碑文时柳公权66岁,因而此书也是柳公权晚年代表作之一。本篇所展示的宋代拓片是宋朝时装订的,也是目前唯一幸存的孤本。据宋金石学家赵明诚《金石录》载:原拓本分装成上下两...
《神策军碑》的全称是《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该碑刻为柳公权最为出名的楷书书法碑刻之一,与《玄秘塔碑》都有着很深的影响力。《神策军碑》碑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刻立于皇宫的禁地之中。其碑文,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负责撰写,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书法部分则由柳公权执笔,柳公权的书法在当时也是有着很大影响...
现在,作为稀世珍宝的《神策军碑帖》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书库中。《神策军碑帖》存上册,计27开,外高34.3厘米,宽23厘米,内高26.5厘米,宽15.4厘米,封面上题写着“柳公权神策军纪圣德碑”。《神策军碑帖》用笔骨力深注,爽快劲健,以方为主,济之以圆,且在蹲锋与铺毫之间显示瘦硬劲挺之线条,这便...
一、《神策军碑》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其风格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劲健凝练:点画遒劲有力,笔力凝练内含,骨力洞达,如“中”“于”等独体字,虽笔画少,但通过粗细变化等,展现出雍容稳健,给人以刚劲挺拔、森严锋利之感.- 端庄森严:因是奉旨为宫廷所书,柳公权书写时十分郑重,字体端庄规整,结构...
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他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蒙诏贴》白麻纸,七行,...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碑石大小不明,崔铉撰文,柳公权书。碑文记录了回纥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更...
《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崔铉撰文,柳公权书,徐方平篆额。其书法结构严整,骨硬气刚,清健端庄,极能体现柳体楷书匀衡瘦硬、骨力遒劲的特点。最近有人问了一个问题:“颜体和柳体的不同?”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最明显的要看字帖,从两人的代表作看自然能感受到不同的...
《神策军碑》对书法进阶者的指导意义 强化结构意识 对于书法进阶者来说,强化结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神策军碑》的结构严谨、中宫紧聚的特点,要求学习者在书写时注重字形的整体布局和内部结构的协调。通过反复临摹和练习,可以逐渐培养出敏锐的结构感知能力和精确的结构控制能力。提升笔法技巧 笔法技巧是书法进阶的...
《神策军碑》是201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宋正伟编辑。《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碑石立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八四三年),崔铉撰碑文,柳公权楷书书写,徐方平篆额。神策军,唐代禁军的一种,分左右神策军,原为西北的戍边部队,天宝年间,大败吐蕃,威名远播。安史之乱后,调入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