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翰墨——昆明大观楼长联书法鉴赏》是祁吉寿老师携一众秦东文友倾心打造的翰墨文化集锦,有书法、有文章,有学习,也有感悟,还有点评,让广大读者在回味孙髯翁撰写的长联中,有所悟、有所获、增加文学积累,鉴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今天之后,本系列将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的品读支持,下一阶段讲刊载祁吉寿...
— —书法家马辉志 作者||祁吉寿 渭水悠悠,秦岭巍峨。秦地无闲草,书坛蕴郁勃。倘若你放眼秦东书坛,便可以看见一道隽永清丽的翰墨景观。试观其笔墨体势,既有雄奇而峻峭之风貌,又有雅致而静穆之内涵;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祁吉寿:富平人,教育硕士。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人民政府督学,渭南师范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渭南市政协文史委顾问,渭南市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渭南电视台、渭南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评论员。出版作品:《校园新视野》(1991)、《智慧泉》(2000)、《心灵触觉》...
而一个没有良好家风传承的人,往往会因自己一个哪怕很小的不良习惯,迟滞或影响自己发展的前途。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薪火相传,成为自己家族良好家风的传承者,做一个不负先人,无愧晚辈的人。 祁吉寿先生是教育家,演讲家,书法家,文化名人,被誉为“渭南的余秋雨”。因此,只有他,才能一呼百应,集秦东群贤之...
祁吉寿:记住乡村教育 渭南青年网 03-2020:08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乡村学校,是每个农家子弟人生梦想的起点,寄托着亿万农民的希望。一所乡村学校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培养了多少学生,成就了多少人才,而且在于它根植于这片土地,承载着一段历史,传播着文明,教化着社会,服务于大众,见证着数代农民子弟风华正茂...
祁吉寿《用阅读滋润生命,给青少年的一封信》 732020-07 4 张熠然《给当兵哥哥的一封信》 822020-06 5 党娅婷《给氧氧的一封信》 362020-06 6 王佳《再见面时拥抱吧》 1022020-06 7 赵涛《我们等你回来》 1092020-06 8 李康美 李萌《父女电邮家书》 692020-06 9 李萌《给父亲的回信》 712020-06 10 李康...
品相与包浆 ——读徐喆《岁月的包浆》有感|祁吉寿 蝶语兰心1866期 品相与包浆 ——读徐喆《岁月的包浆》有感 时令虽已初冬,书房却不觉得冷,灯下翻阅徐喆新作《岁月的包浆》,只觉暖意融融。我今天写这些文字,聊作《岁月的包浆》的读后感或可看做是一份迟交的作业。
祁吉寿老师是我陌生的熟人,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因演讲赛而认识,在工作中慢慢熟悉,到现在成为文学合作伙伴,从知识储备、个人层级是不对等的,没想到竟能成为诤友。 我的一些行为受他影响较多,包括文祭父亲的思路,我尊他为师,在纪念父亲的活动中,他敬献鲜花表达了挽悼的敬意,儿子去世,他又撰联挽悼,亲自登门送行...
祁吉寿先生的文化情怀在《诗评翰墨》成书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是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正所谓旁观者清,所以我能清晰地见证了祁先生的文化情怀,有情怀,才有温度,有深度,有思考,有作为,有吸引力。这情怀就是先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洞察力表现在他的选题。对名满天下的大观楼第一长联发起书写并逐一点评,最...
新中国成立70年,基层教育的每一步变迁,都是中国发展史的印证与缩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一位在教育一线奋战多年的老教师祁吉寿的思绪,回首过去的光阴,看看教育的变化。 画面中的这个人就是祁吉寿,祁吉寿从1976年便当上了民办教师,在教育战线耕耘38年之久,育人无数。谈起中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变化,祁吉寿感慨万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