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是一部回顾我党社会建设探索之路的历史研究著作。作者萧冬连以极其客观的态度和精练的笔法拨开历史的“迷雾”,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划分为五个阶段。全书仅18万字,但力透纸背。 “筚路”出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驾乘着简陋的柴车,衣衫褴褛地开辟山林中...
按照实体世界的结构,社会问题的解决路径是:大众通过代表制把问题反馈给政府,然后由政府实施改革。在这一结构中:权力是有国界的(不可能超越国境线),资本是无国界的,大众是一群不负责任的小散。比如当一个经济体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后,因社会订单结构性下滑和债务机制的2/8法则,逻辑上必然会出现垄断、阶层固化、两...
同时,由于参与公益项目的志愿者更多是以回报社会、帮助他人、结交朋友为目的,且不涉及金钱回报,因此,相互之间不存在职场中的直接竞争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感更高,也更愿意分享信息、互相帮助。 2 寻找校外兼职机会,丰富社会实践路径 近年来,由于经...
最后,我们将借鉴卢梭的思想,提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反思和改进。卢梭的观点强调了社会契约理论的局限性,并呼吁回归自然状态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我们将综合卢梭的观点,探讨在当代背景下如何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提出构建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可能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社会不平等现...
(三)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培育社会的公共精神,为消除道德冷漠打下群众基础 公共精神指公民具有超越个人利益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对于社会公共事务、事业和利益表示关怀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态度。公共精神能提升人们对于社会公共活动的参与意识,能使人在公共生活中理解、尊重、包容他人,与他人和平相处。社会公共精神作为一...
这里所说的核心路径,主要指的是共同构建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而路径就是让每个人可以过好更好的生活,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 14年3月,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第一部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是什么样? (一)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30年,国内社会工作第二次发展也差不多近30年(89年起),以下是3个时段的部分内容(摘选)。 1987年到1999年,非专业、行政化的社会服务,十来年里教育先行,实务方面尚未跟进,推进方式主要以老师带学生开展实习工作为主。
路径依赖理论是近二十年来西方历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框架。基于对休厄尔、马奥尼等学者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路径依赖”理论总结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并从理论特点、适用场合、分析方式(解释还是解读)等维度具体比较了两个视角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路径依赖理论不仅把时间性带回了历史社会学,也体现了...
“五社联动”社区治理的6条路径 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六次提到“社会工作”一词,第六次代表着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中重要手段,而在2021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就有指出,...
共享发展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共享”进行专题化论述,但他们关于公平、劳动及资本等议题的讨论蕴含着丰富的共享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改变了中世纪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小生产模式而代之以机器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这极大地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