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
2月4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公告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业内人士认为,《条例》对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有更加清楚的界定,不仅有利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容,也有利于金融业务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延伸。开启法治新局面 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集团聚焦于综合金融服务、要素市场建设、政策金融保障及资本市场运作等核心领域,致力于打造一家主业突出、效益显著、风控严密、协同联动且全国一流的金融投资集团。同年,中碳登应运而生,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它承载着登记、交易结算等关键职能。该平台不仅为生态环境...
此次,在服贸会上再次提出要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这充分表明CCER市场将加快重启并与全国碳市场紧密衔接,这将带动林业、甲烷和可再生能源碳汇开发等相关方参与到碳市场当中,促生出在碳计量、碳盘查、配额碳资产管理、减排碳资产管理等领域更多的服务业务,丰富碳市场功能和生态。交易标的金融属性强,碳市...
支宝才认为,碳市场服务于生态目标,碳市场的本质是政策工具。目前碳交易的底层资产是一种权利或信用,碳市场的建设与推进由生态环境部主导,碳价发现机制中,需求端减排成本变化带来的影响较为显著。近年来,金融市场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毕马威中国战略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及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春节假期结束以来,国家级绿色交易所落地北京城市副中心,央行行长易纲公开表态CCER,8家券商获得证监会准入碳交易,人民银行营管部称3家银行纳入2023年碳排放权支持工具范围等利好碳金融政策消息迭出,令市场为之振奋。多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北京绿交所通过前期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的建设,加上落户...
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这有助于规范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及其相关的碳金融活动,以利于我国“双碳”目标达成;使碳交易市场参与方更加多元化,促进全社会碳减排成本最优,以利于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自2024年1月1日起,航运业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经营欧盟区域内航线以及欧盟和非欧盟港口间航线的航运公司,需对船舶碳排放履行监测和报告义务,并为相关航线船舶的温室气体缴纳碳配额。此次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扩围,从多个业务领域对商业银行提出新的要...
10月份,湖北碳市场落地首批碳排放权借碳交易业务,包括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东方证券、中金公司在内的券商参与首批次业务。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国内碳市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数量相对国际市场仍然有限,且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获得及时、...
碳金融是一种金融资本的新形式,将金融资本与低碳经济紧密连接起来。主要包括低碳经济投资、融资融券和碳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两方面。 从本质上来看,碳交易本身就是一种金融活动,然而碳交易的特殊性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内涵,金融资本作用的目标不再单单局限于资本增值与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更加集中于为实体经济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