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达峰目标:即达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峰值。国家将设定特定的年份来实现碳达峰,该年份可能在2030年之前。 2.碳中和目标:即实现碳排放净零。国家将努力在未来某个年份实现碳中和,即温室气体的净排放量为零或超过净排放量的能力。 这些战略目标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减少碳排放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国家会采取一系列政策...
坚持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的衔接,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项目缓批限批、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强化节能监察和执法,加强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预警,严格责任落实和...
坚持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统筹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做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的衔接,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项目缓批限批、能耗等量或减量...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正确选择。“双碳”目标的提出和落实,必将加快推进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
编者按: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设定有什么科学考量?落实碳达...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高质量发展,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推动制造业产业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与协调发展。更具体地讲,是要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传统模式切换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重点在于以新科技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双碳”战略,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把“双碳”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3年多来,我国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从顶层设计到...
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战略规划引领,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稳步推动能源碳达峰。科学设置战略目标,紧紧围绕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对能源碳排放、消费、效率等...
双碳战略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实践的综合反映。只有看清碳达峰的深远影响,理解碳中和的真正内涵,才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发自内心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实。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迫使高能耗高排放企业节能减排,大力使用新能源,对传统能源行业来说是挑战的同时也是机遇。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加快进步,在技术上乃至在经济上,建设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我国把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