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碳化效果上来看,碳足迹将涵盖内部原材料采购、技术开发,外部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众多方面,从生产到消费全环节流程,实现全产业链的清洁化。 二是在碳的控制环节,即碳交易市场的运营环节,相对于碳税等其他减排政策,碳交易机制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流选择。从运行机制来讲,碳交易市场以配额交易为基...
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工作要求、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对规范有序开展国家碳足迹管理工作、有效应对欧美涉碳贸易壁垒冲击、加快生产和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产品碳足迹是指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核查这些足迹有助于企业追踪环境绩效、维护供应商与客户关系、打造差异化产品,甚至突破贸易壁垒。核查流程包括确定产品范围、明确报告边界、收集与评估数据、设定减排目标等。🌱 碳中和认证:ISO14068/PAS 2060 碳中和认证通过减少碳排放并购买碳信用来实现。适用范...
碳足迹按照尺度可分为个人、产品、企业、国家四个层次。其中,“产品碳足迹”是指某一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CO2及其他温室气体(以CO2排放当量的形式表示)排放总量。这是目前的政策关注重点。碳中和(净零碳)碳中和更确切的定义是碳净零排放,碳中和并不是不可以产生碳排放,而是要实现净零...
碳足迹:是指个人、家庭、机构或产品等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CO₂e)来表示。它主要用于衡量人类活动或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侧重于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评估。关注重点 碳中和:更关注于采取何种措施来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重点在于制定和实施...
产品碳足迹管理成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一些国家逐步建立起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制度。随着国际气候合作和博弈的日趋升温,多国政府正尝试将碳足迹核算和管理纳入政策工具,如欧洲制定了产品环境足迹指南(PEF),提出了包括碳足迹在内的16种资源环境影响类型指标,并将其作为多项产品...
标有783.33g字样、橙绿色相间、运用竹子和熊猫爪印设计……近日,在成都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一款贴有“碳足迹”标签的火锅底料产品问市。与此同时,在蒲江县鹤山镇,也有一款矿泉水完成了碳足迹认证,即将走向市场。作为全国首款“碳中和”火锅底料和西部首款“碳中和”矿泉水,近期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
碳交易是指:为各市场主体设定排放上限,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发放给市场主体,并允许自由交易。其核心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节能减排,主要分为配额型和项目型两种。 碳足迹和碳交易,从碳排放量的核算到控制,两者相互衔接、共同作用,成为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企业实现碳中和的路径 1.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测量 碳足迹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与组织、商品或服务相关的碳排放。测量一个组织的碳足迹首先要确定分析的范围,然后是数据收集和排放转换因子的计算。根据ISO 14064-1,一个组织在测量其碳排放量时必须包括范围1和范围2,而由于其边界定义的复杂性和获取数据的难度,...
4月3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碳足迹与碳中和行动报告(2022)发布,2022年度该学院范围一、二、三共计碳排放4471.98吨二氧化碳当量,相比2021年共计减少635.02吨,减少12.43%。同时,该学院明确了自身于2025年前碳达峰,2035年前实现碳中和。除了自身在碳排放上的贡献外,光华管理学院还对类似的社会机构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