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法学起草背景2023年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的函》,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遴选CCER方法学。新方法学对原有《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AR-CM-001-V01)和《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AR-CM-002-V01)》进行了整合、修订和完善,形成了遵循国际碳核算规范,兼具...
黑龙江日报12月18日讯 18日,“黑龙江省造林碳汇项目评估方法学”(FCS-造林模型)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FCS模型的核心框架“林龄驱动的生物量逻辑斯蒂生长方程结合土壤有机质分解双库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会议由中国林学会主办,东北林业大学何念鹏教授代表方法学...
造林碳汇方法学适用于乔木、竹子和灌木造林,包括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等造林,不包括经济林造林、非林地上的通道绿化、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绿化,使用此方法学的造林碳汇项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 )项目土地在项目开始前至少三年为不符合森林定义的规划造林地; b )项目土地权属清晰,具有不动产权属证书、土地承包或流...
下文将对碳汇造林项目的方法学进行详细阐述。 一、项目规划与选址: 碳汇造林项目的规划和选址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首先,需要对项目所在地区进行碳汇潜力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气候条件、植被类型等指标的调查,选择有利于植树造林的地域。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包括项目的目标、时间计划、预算及资源分配等。同时...
其中,造林碳汇方法学对通过人工措施营建或恢复森林的这一过程做出了重点强调。对比新旧方法学,我们能看到这些变化:新方法学变化 一、适用条件 a)项目土地在项目开始前至少三年为不符合森林定义的规划造林地;(按照新的管理办法,碳汇量从2020年9月22日开始计算)b)项目土地权属清晰,具有不动产权属证书、土地承包...
造林是碳汇项目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本文将介绍碳汇项目造林的方法学,包括选址、树种选择、种子采集和繁殖、苗木培育、植树和护树等主要步骤和技术要点。 一、选址 选址是碳汇项目造林的首要步骤。合理的选址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碳汇效益。一般来说,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土壤条件:优质土壤对树木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二、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AR-CM-001-V01)概述 碳汇造林,特指以增加森林碳汇为主要目标之一,对造林和林木生长全过程实施碳汇计量和监测而进行的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活动。国内碳汇造林项目需要依据相应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进行。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AR-CM-001-V01)(以下简称碳汇造林方法学)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0月24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等4项方法学发布。这是继今年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之后,又一件让关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的人们为之激动的事。 此次发布的4项方法学各具特色,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减排潜力。其中,造林碳汇方法学有效回应了社会期待,受...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碳汇造林项目的方法学是指用碳排放权及信托基金、资本市场、公民发起的实施植树活动,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方式。碳汇造林的运作既要把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趋势,又要把握地表温度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把植树工作与气候变化政策整合在一起。碳汇造林活动有三个特点:1. 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