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计算:通过分析经济活动的影响因素来间接估计碳排放量。例如,生产法通过估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的碳含量,以及对应的产品产量,利用公式E=P×C来计算,其中E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P表示产品产量,C表示每个单位产品的碳含量。 二、特定行业或领域的计算标准 发电行业 发电企业的碳计量范围包括:化石燃料...
家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 (kg)=自来水使用量 (m3)×0.91; 肉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kg)=肉食量 (kg)×1.24。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碳排放计算标准。例如,《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规定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及发电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与排放源、化石燃料...
GHG(Greenhouse Gas Protocol,温室气体协议)是一个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世界工商发展组织共同制定的碳排放计算标准。GHG协议标准将碳排放分为三个范畴:范畴1、范畴2和范畴3。其中范畴1是指企业内部的直接碳排放,范畴2是指企业购买的能源所带来的间接碳排放,范畴3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间接碳排放。©...
2建筑碳排放计算方法建筑碳排放可以采用基于能源消耗的方法或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1、基于能源消耗的方法:(1)收集建筑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数据,包括电力、燃气、供热等能源类型。(2)将各种能源的消耗转化为标准单位,例如将电力消耗转化为千瓦时(kWh)。(3)使用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将能源消耗转化为碳...
《计算标准》明确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明确了建筑物排放的定义,计算边界,排放因子以及计算方法。为建筑物低碳建造和运行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引导了建筑物在设计阶段考虑其全生命期节能减碳,增强建筑及建材企业对碳排放核算、报告、监测、核查的意识,为未来建筑物参与碳排放交易、碳税、碳配额、碳足迹,开展国际比对等...
(1)确定排放源:根据不同行业和生产工艺,确定主要的碳排放源。 (2)收集排放数据:收集与排放源相关的数据,包括燃料消耗量、排放因子等。 (3)计算排放量:根据确定的排放源和收集的数据,计算碳排放量。 (4)编制碳排放报告:将计算结果编制成碳排放报告,并报送相关部门。 5. 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碳排放量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量,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 在描述国家碳排放计算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范围和定义:标准应明确涵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排放源和计算方法等。例如,是否包括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等,是否涵盖工业、交通、能源、农业等主要排放源。 2...
国家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1、《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专注于企业直接运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一)与能源购入导致的间接排放(范围二),为企业内部碳管理提供了详尽的指导与报告模板。 2、《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产品寿命周期核算和报告标准》:聚焦于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分销、使用到最终废弃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