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的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或企业等,每年的人为活动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活动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如何实现 我国到2030年前达峰;发达国家承诺了...
廖华认为,如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提前实现碳达峰,并跨过达峰后的平台期,进入深度脱碳期,进而缓解实现碳中和的减排压力,朝着近零碳排放、零排放、负排放等更高阶的远景目标迈进,应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能源社会系统的多维性、复杂性,以及强大的惯性。他还认为,《...
“碳抵消”是指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用来实现补偿或抵消其他排放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即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可用非控排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碳汇来抵消。抵消信用由通过特定减排项目的实施得到减排量后进行签发,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森林碳汇项目等。碳市场按照1:1的比例...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办发〔2024〕39号,以下简称《方案》),对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一、能耗双控制度为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以来,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
碳中和,是指某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等每年的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活动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就拿火电行业为例,烧煤发电会产生许多碳排放,为了实现该行业的碳中和,就要一方面通过实施煤的清洁高效利...
因此,实现碳中和是减少碳排放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在能源、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采用一系列新科技。以下关键技术领域,可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低碳建筑: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包括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绿色屋顶、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创新。智能电网:利用物联网(IoT)、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
一、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一)碳排放总量 2020年全国能源相关CO2排放约113亿吨(含工业过程排放),煤炭、石油、天然气对应碳排放占比分别为 66%,16%,6%(图1),电力、钢铁、水泥、交通等是重点排放部门。若延续当前发展趋势,全国碳排放将长期维持在百亿吨以上。为促进碳中和目标达成,需在现有减排努力基础上...
人民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许维娜)“我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的‘双碳’目标已经确定不移,但实现系统平稳转型需要持续做出重大努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廖华表示。
“碳”在这里特指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鉴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中的主要成分,人们便以“碳”为统称,简化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描述,即所谓的“碳排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无处不在。过去200年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数万亿吨二氧化碳,仿佛给地球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阻碍了地球的散热。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