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分三个阶段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第一阶段是当前至2025年,着力完善地方、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双碳”相关计量、统计和监测能力;第二阶段是“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第三阶段是碳达峰后,调整优化碳排放双控制度,以总量控制为主...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十五五”时期、碳达峰后3个阶段工作目标。一是到2025年,...
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了我国节能降碳的短期目标。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
一是“加快构建”的出现意味着现有构建碳排放“双控”体系的建设进度需要提速,不再是“逐步”推进,而是要更加迅速、有力地推动相关工作,反映出相关政策制定者对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形势的紧迫感和加快转型的决心。其次,《工作方案》标题中没有体现“能耗双控”,而是直奔“碳排放双控”这一主题,进一步说明政策的针对...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 能耗双控是指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控制。其目标包括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能源消费强度,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双控则是指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碳排放强度控制。碳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对一个地区、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进行限制或减少的...
碳排放双控是指碳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它是一种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应用于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特别是对于高碳排放行业和项目的管控。"双控"指的是双目标控制,即企业应设定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并定期报告,同时政府应设立相关政策和监管机制,以促进碳排放的减少和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办发〔2024〕39号,以下简称《方案》),对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进行了系统部署,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一、能耗双控制度为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以来,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
不过,碳排放双控与全国碳市场的衔接、碳排放双控指标目标和责任的合理分配等问题,仍待解决。碳约束时代来临 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方案明确了“三步走”时间表,即到2025年,我国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标准出台实施;“十五五”期间,侧重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
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体现,在各方关注下,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以下简称“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正式提上日程。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双碳”目标实施进度进行具体部署后,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
该体系起源于2015年巴黎协定框架下,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双控”概念,旨在通过量化指标约束,破解经济增长与减排的矛盾。以某省电解铝行业为例,2022年通过实施双控,在产量增长12%情况下实现碳排放下降8%,验证了制度有效性。 二、 顶层设计层面,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全国碳强度每年下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