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其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问题,“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而“碳中和”,是指自身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因此,“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主要是应对全球变暖问题,D正确。热岛效应是城市市区废热集中排放但又不易散热、导致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大气对太...
[解答]解: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结合题干信息可以判断,导致地球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而“碳中和”,是指自身温室气体的零排放,D正确。 热岛效应指城市地区由于人口稠密,工业集中,造成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A错误。 阳伞效应是由烟尘...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碳达峰”是指因化石燃料使用而导致的CO2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化石燃料使用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与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首次提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承诺。
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时间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时间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概念最早是在2014年被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提出的。NDRC主任徐绍史在2014年的能源进展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他表示中国将在202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然后逐步降低碳排放,最终实现碳中和。此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范围...
2.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和意义? 背景: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意义:碳达峰碳中和是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
杜祥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 我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抓住九个抓手。 一是“能源减碳”与“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 二是把节能提效作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举措。 三是...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 。2021年12月13日,入选“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2021年12月20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2022年1月4日消息,入选《中国名牌》评出的2021年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