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将硕塞定为铁帽子王,乾隆主要是出于帝系考虑的,因为努尔哈赤一系的皇子已经有足够多的旗主和铁帽子王了,而皇太极一系只有豪格一人。乾隆曾在上谕中强调,要保持皇太极一系至少两个铁帽子亲王的名额。皇太极的十一个儿子中,元妃所出的不是早夭就是军功分量不够,顺治朝封亲王的只有皇五子硕塞和皇十一子博穆...
而硕塞也因为战功,成了承泽亲王。按照身份,硕塞是顺治的五哥,但是在皇太极时期,是一个小透明,是顺治,更是多铎将他带在身边,给了硕塞机会,而硕塞也抓紧了机会。硕塞没有母族,没有母妃,没有后盾,就这么凭借着战功,一刀一枪的拼杀出来一个亲王之位。随之,硕塞的大哥豪格被多尔衮圈禁,而硕塞被豪格连累...
别的铁帽子王家族,不管经过了多少代,爵位都是在他们自家子孙里传下去。可偏偏到了硕塞这儿,他孙子还活着呢,雍正就把他的爵位给断了,结果继承他铁帽子王爵位的,变成了跟硕塞没直系血缘关系的雍正后人。而硕塞真正的血脉,只落得个低等的爵位。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呢?【01、初代铁帽子王的一生】爱新觉罗·硕塞...
硕塞虽然是皇太极的亲生儿子,可并没显露出啥独当一面的军功。他之所以能当上铁帽子王,更多的还是靠他的出身,以及允禄在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时期的辅佐。功勋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血缘和政治忠诚度成了新的重要考量。这一变化意味着清朝的统治方式开始转变,从单一的军功制向更复杂的政治平衡进行过渡。反观一些功勋...
清朝初年共有八家被列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其中皇太极的子孙占到两家,一家是他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另一家就是他的五子庄亲王硕塞。庄亲王图 硕塞虽然名列世袭罔替的亲王,但是他的这个亲王历来被人们所微词,认为他的这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含金量太低,完全是凑数,就是为了凑齐八大铁帽子王而册封的。硕塞有军功不假...
在这八位功封的铁帽子王中,皇太极之子硕塞的庄亲王显得尤为独特。其他的铁帽子王,尽管传承了多代后裔,但始终是在自己的家族内部延续的。唯独硕塞,在孙子尚存之时就被雍正断绝了血脉,以至于继承他铁帽子王爵位的是与他并无直系亲缘关系的雍正后代,而他的真正后人仅拥有一个低级别的爵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01...
这肯定和硕塞他娘叶赫那拉氏在当皇太极妃子时的地位有关。叶赫那拉氏在生下硕塞后没多久就另嫁了,但她给皇太极当侧室那会儿,身份可不低。反观皇太极其他的那些庶出的儿子,全都是庶妃生的。硕塞在京城没待多久,心里就不乐意了,他决定亲自上战场,开启自己的军旅生涯。在长达12年的岁月里,他屡次建功立业,给自己...
在清代铁帽子王的世袭制度中,多数王爵始终由创始人的直系后裔继承。然而硕塞的情况却与众不同,尽管其嫡孙尚在人世,雍正帝却中断了这一传承。结果导致硕塞的亲王爵位由雍正的后代继承,两者并无直接血缘关系,而硕塞真正的直系子孙仅获得了一个较低等级的爵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01、初代铁帽子王的一生...
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在崇德元年,被皇太极封为“东大福晋”,在正式册封的五福晋中,位列第2、仅次于中宫的国君福晋(即孝端文皇后)。所以,宸妃生的儿子,其地位,是硕塞没法比的。 汗之清宁宫正宫大福晋为国君福晋,东关雎宫福晋为东大福晋,西麟趾宫福晋为西大福晋,东衍庆宫福晋为东侧福晋,西永福宫福晋为西侧福晋。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一个靠实力得来的铁帽子王爵位,最后成了皇家兄弟笼络人心的政治筹码。硕塞的女儿和顺公主被顺治抱进宫里养,13岁就被指婚给了平南王的儿子。这些安排里,有皇帝对老臣之子的照顾,也有朝廷拉拢军阀的政治考量。这就是一个奋斗逼的故事 - 没有显赫的出身,靠着自己的本事在朝堂和战场上一路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