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倒挂”现象指的是某所高校研究生的招收数量或总数高于本科生。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生包括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不仅仅是硕士。 其次,在我们的一般认知里,本硕博三者的数量就是金字塔型结构,作为基座的本科生数量庞大,应...
“头部高校出现‘本研倒挂’,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由用人市场供需双方共同作用导致的必然趋势。”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分析,一方面,市场对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对更高层次教育的渴望也随之增强。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家庭能够负担研究生学历的教育成本。在高教专...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本研“倒挂”现象引发关注。记者从今年新生数据中了解到,广东也有不少高校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新生总人数比本科生的多,尤其是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今年迎来了8155名本科新生、11787名研究生新生;华南理工大学则迎来了7046名本科新生和8084名研究生新生...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兰州大学的一篇推文将自己送上社交媒体热门话题榜。在这篇公开的文章中,兰州大学自称,近年来,该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24年该校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数就已超过本科生。一时间,本研“倒挂”的话题引发不小的关注和讨论。之所以称之为“倒挂”,是因...
细究起来,本研“倒挂”并非整体事实。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普通本科招生478.16万人,研究生招生130.17万人。“倒挂”主要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属于关键少数。“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全国超过80%博士生和近60%硕士生的培养任务。人们关心的问题是,本研“倒挂”会不会导致研究生过剩?在人力...
“本研倒挂”会导致研究生过剩吗?从最近两三年的情况看,一些地方的高校,研究生毕业数量超过了本科毕业生。但从社会整体情况看,研究生还远不到过剩的地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截至2022年,全国具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口占比不到1%。可以参考的是,早在2018年,美国成年人口中,13.1%的人...
瑞士排名靠前的7所大学,近年也出现研本比上升的趋势,但尚未突破1.3。相比之下,日本高校的研本比虽然也在持续提升,但倒挂现象并不明显。例如,尽管东京大学的研本比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仍保持在0.96,即在校研究生的数量仍然还只是本科生数量的96%,但是长期来看,突破1已是眼前的事。“本研倒挂”现象的出现...
四、本研 “倒挂” 之利弊“倒挂” 现象有利有弊。利在于体现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高校学科调整,为科研提供更多支持。弊则可能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本科教育受忽视、教育不公平加剧以及学历 “含金量” 贬值等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应对这一现象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五、学生提前规划的重要性在本研人数 ...
从“本研倒挂”看研究型大学建设 作者:王俊勇 近日,兰州大学公布,该校2024年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总量。消息一出,旋即引发公众热议。事实上,最近一两年,国内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毕业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毕业人数,大家把这样的情形通俗地称为“本研倒挂”。研究生数量大幅度增长乃至超过本科生,是高等教育...
本研“倒挂”现象的出现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从积极方面来看,它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和高校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科结构的优化和科研水平的提升。然而从消极方面来看它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如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本科教育资源的稀释以及教育公平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