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辨》的主要内容包括:唐代的吕洞宾,成了道家的始祖;明初的沈万三,住进了后人筑造的沈厅;未曾结婚的林和...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李杨白梦2008-06-13 12:40:10 作者懒得去质疑余秋雨的人格,却在学术方面嘲笑了余的无能...
在此之后,金文明又陆续在余秋雨的作品中发现了不少文史方面的差错,并细心地将这些有失偏颇的地方全部做了记录,刊发在《咬文嚼字》的刊物上,寄送给余秋雨。 金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希望余秋雨能够关注到这些“失误”,面对自己喜爱的作家,他十分希望余秋雨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纠偏。但是等了很久,金文明都没有收到余秋雨本人的反...
《石破天惊逗秋雨》这首诗的下一句是“鹦鹉学舌倒春寒”。这首诗出自余秋雨之手,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通过“石破天惊”这一形象的描绘,余秋雨巧妙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的震撼瞬间,同时,“逗秋雨”则赋予了这一瞬间以情感的温度,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石破天惊...
在《前言》里金先生告诉读者“原想就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辨”,但朋友说“太直了,没有一点文采和诗味”,建议“从古人现成的诗词中借用一句来做正题,只要带有‘秋雨’二字就行”,最后“想来想去,想到了唐人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石破天惊逗秋雨’”。接着作者“煞有介事”地解释到:“石破...
《石破天惊逗秋雨》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籍。余秋雨的文章中确实存在一些文史知识上的错误,但该书对于纠正这些错误,消除它们对人们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阅读此书,读者能够避免因这些错误知识而贻笑大方的情况发生。此外,《石破天惊逗秋雨》不仅在知识层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更在思想和...
类似这样的文史差错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中竟有一百多处。《咬文嚼字》资深编委金文明先生,深感“石破天惊”,于是就有了这部书。 目录 前言:石破天惊逗秋雨人物史事考辨 林逋究竟有没有妻儿?——关于“梅妻鹤子”传说的考辨 此曲何止一脉传,嵇康死后未绝响——《广陵散》琴曲传承...
余秋雨是也。以前读了他的一些东西,发现了一些很明显的错误之处。比如:1.朱熹明明是死于1220年啊,可咱的余老师偏偏说他是1119年死的。2.余老师还说雨果参加过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起始于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至于他的截止日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1794年7月雅各宾派统治的结束为革命的终结。
唐代的吕洞宾,成了道家的始祖;明初的沈万三,住进了后人筑造的沈厅;未曾结婚的林和靖,有了妻子和孩子;感佩清帝的金圣叹,成了大明的忠臣…… 上述文史知识差错均出自著名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类似这样的文史差错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中竟有一百多处。《咬文嚼字》资深编委金文明先生...
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史差错百例考 作者:金文明 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07月 唐代的吕洞宾,成了道家的始祖;明初的沈万三,住进了后人筑造的沈厅;未曾结婚的林和靖,有了妻子和孩子;感佩清帝的金圣叹,成了大明的忠臣…… 上述文史知识差错均出自著名散文大家余秋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