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 卷 第 2 期 古生物学报 Vol. 23, No. 2 1984 年 3 月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Mar., 1984 华南浮游相区早石炭世早期牙形刺分带 和泥盆系、 石炭系的分界 王成源 殷保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调查队) 自 1979 年第 9 届国际石炭纪会议提出泥盆系石炭...
自1979年第9届国际石炭纪会议提出泥盆系石炭系的分界,以牙形刺praesulcata-sulcata为生物地层标准后;国际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工作组,对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层型作了大量工作,但至今还没发现一个可以作为界线层型的剖面(Paproth,Streel,1982),因为欧洲的所有剖面都缺少praesulcata-sulcata的连续关系。因此,对中国泥盆系石...
并系统地附录了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的实测剖面,总结了三十多年来安徽的地层工作.通过工作,基本搞清了泥盆纪地层的分布规律,发育概况,含矿层位以及古生物群面貌,在五通组发现大量化石为解决其时代归属提供依据.确定了石炭系各组段间的界线及其接触关系,基本搞清了其发育概况及分布规律,解决了长江两岸原属黄龙组下部...
摘要: 笔者从地层剖面和古生物组合面貌分析,认为分布在浙川,内乡一带的泥盆系与石炭系之间存在一沉积间断,缺失的地层相当于贵州的下石炭统者王组。关键词:泥盆系 石炭系 分界 对比 豫西南 年份: 1989 收藏 引用 批量引用 报错 分享 全部来源 求助全文 万方 知网 维普网 掌桥科研 jinyueya.com 查看更多 相似...
2019年3月8日,成都中石化勘探分公司(以下简称勘探分公司)在总部大楼举行2018年度优秀科研项目评比。八一四公司承担的“利用电法资料研究南盘江桂中坳陷北缘石炭系和泥盆系沉积、构造格局” 项目参加了勘探分公司此次评比活动,并且喜获优秀科研...
百度试题 题目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的地层符号分别是 A.Є、O、SB.D、C、PC.T、J、K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
本文系统研究了鄂西和湘西北地区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孢子50属,95种(包括新种3个,新联合种5个).根据孢子在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建立了6个孢子带,其中晚泥盆世2个孢子带,早石炭世4个孢子带,自下而上依次为:1.Retispora lepidophyta- Hymenozonotriletes explanatus(LE)带;2.Retispora lepidophyta-Verr...
本文主要论述西藏日土县以北拉竹龙-双陷大坂地区,新发现比较完整的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地层。根据化石和岩性特征,把该区中、上泥盆统划分为中泥盆统的三岔口组、万泉河组,上泥盆统的邦达组、拉竹龙组;下石炭统划分为月牙湖组、双陷大坂组。上述各组除拉竹龙组外,均为新建组名。三岔口组、万泉河组、邦达...
中国早石炭世早期阶和亚阶的划分与对比 与现行的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相一致;岩关阶的顶界以牙形刺Gnathodus homopunctatus的首次出现来确定,略高于现行的由有孔虫定义的国际杜内—维宪阶界线位置.认为... 季强,王旭日 - 《地质学刊》 被引量: 0发表: 2017年 广西武宣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剖面并论珊瑚与牙...
本文描述了在黔南独山县其林寨剖面和黎家寨剖面上泥盆统革老河组和下石炭统汤粑沟组中发现的长身贝类化石共8属10种(含未定种).其中,在革老河组中发现有3属4种:Productella? sp.,Yanguania dushanensis,Xinshaoproductusxinshaoensis和X.quadrata;汤粑沟组中有8属9种:Productella?sp.,Hunanoproductushu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