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宝笈》中国书画著录书,著录清内府所藏自古至清代的列朝帝王和名家的书画作品,共有三编,由乾隆皇帝命令大臣编纂。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共四十四卷,参与编修者有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庄有恭、裘曰修、陈邦彦、观保、董邦达等。 宋书房藏《石渠宝笈》 图二 宋书房藏《石渠宝笈》 图三 卷...
《石渠宝笈初编》是乾隆时期由官方主持编纂的一部大型书画著录,其编纂背景源于乾隆皇帝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和对内府收藏的珍视。他希望通过编纂此书,梳理内府收藏的书画精品,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此书的编纂,不仅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书画艺术的重视,更展现了清朝皇室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2. 《闰中秋月诗帖》的著录...
2015年《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会, 视频播放量 204、弹幕量 0、点赞数 3、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8、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stonebigstone,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杨小京:《墨缘汇观》与《石渠宝笈》,章宏伟:“画目二大籍”与《向氏评论图画记》关系辨正,王耀庭:古画
后来《石渠宝笈》的编撰过程中,弘历在宝亲王时期和乾隆皇帝时期的一些作品就出现过梁诗正代笔的现象。后来有专家研究称,在目前所发现的宝亲王的作品中的题跋中,超过九成应该是梁诗正代笔的。梁诗正清廉勤政,精通文学,编撰《石渠宝笈》、《三希堂法帖》、《矢音集》,他的书法造诣高深,尤擅长行、揩,有诸多书法...
品种: 国画画册 属性: 名家国画画册, ,年代不详,综合题材,其他开本 ,,, ,出版社不详,, , 简介: 赵孟頫《行书三札卷》《石渠宝笈初编》。95品。尺寸30cmX23cm。仔细看图。 备注: 浏览量: 0 点评: 0 次 进行点评 打假: 打假举报 录入举报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当前...
#乾隆# 《石渠宝笈》初编中著录的很多书画作品都是乾隆皇帝在为宝亲王时的青宫(东宫)旧藏,有的作品上还有他署宝亲王款的题诗。例如,故宫博物院所藏邹一桂所绘《花卉册》十二开,以工笔重彩画桃花、杏花等十二种花卉,每开对题有梁诗正行草书及弘历本人楷书书法,内容皆弘历在宝亲王时所作各种花卉诗句。图一图二...
奇怪的是,乾隆九年(1744)内府开始编撰的《石渠宝笈初编》以及后来编的续编、三编,均未将上述三件画作著录在内,目前,它们的下落不明。 三、养心殿藏管道升、文俶、陈书画作真赝辨 被乾隆赏识且藏贮于养心殿的管道升、文俶、陈书画作,并非全是真迹,而是真迹、赝品和疑真三种情况并存。以下分别考述之。
赵孟頫行书三札卷石渠宝笈初编 收藏 价格: ¥20 品相: 9品 数量: 1件 运费: 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8元, 挂刷 8元, 包裹 15元, 销售总量: 件 销售总额: ¥0元 浏览量: 0 品种:国画画册 统一编号:se103595581 店内编号:0_503 属性: 名家国画画册, ,年代不详,综合题材,其他开本...
这卷千字文朱丝界栏,素笺本,每一行有十个字,前后大概有一百行,一个字就有一寸大小。这一卷书原来是清宫的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这卷书是赵佶用他独创的别具风格的"瘦金体"书写的,字体匀整而又峭拔,给人清爽润朗之感,筋骨纤细又充满力量,而且飘逸灵动,是真正的“铁画银钩”。
《脚气帖》,《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之《宋诸名家墨宝册》,蔡书《脚气帖》为其中之一幅。原迹曾刊于《故宫周刊》合订本第十六册。#蔡襄# 书法大多正楷,此帖别开生面,为行草书,其笔法精妙,行笔流畅,遒劲婉美,为蔡襄行草书佳作。释文: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