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石涛山水清音图》是清代画家石涛创作的一幅山水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描绘在错落纵横的山岩间,奇松突兀,横亘在山岩之间的黄山景色。作品介绍 石涛的画在构图上往往不落前人窠臼,以奇制胜,极富创造性。这幅《山水清音图》就是—个例证,在错落纵横的山岩间,奇松突兀,横亘在山岩之间,如龙飞凤舞;一...
石涛生活的时代,董其昌的思想广为流传,他将山水画分为南北两派,推崇南派而贬低北派。然而,石涛提出了“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我之腹肠”的美学思想,强调个人创作,打破了“摹古之风”。🖼️ 《山水清音图》是石涛在南京时期末期的作品,大约创作于1685-1686年间,体现了他的这一美学思想...
沈周是典雅平和的文人,石涛是独坐大雄峰的禅者。沈周是书生,石涛是剑客。沈周的静,石涛的躁,一个是含藏的生命力,一个是涌现的生命力,在他们的生命力的博大与深远处,是相通的。 崇山峻岭,一水通天贯地,山石以粗豪逆笔勾勒,朴拙酣畅。 “故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权,苟非其然,焉能使笔墨之下,...
《山水清音图》是清代画家石涛的作品,纵102.6厘米,横42.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画作以纸本设色绘制,展现了石涛独特的山水画风格。 石涛其人 石涛,原名朱若极,小字阿长,是明宗室的后代。他的生年有1636年、1641年和1642年等多种说法,卒年则有1705年、1710年和1718年等不同说法。顺治乙酉年(1645年),他...
山水清音图,石涛,上海博物馆,纸本水墨 纵103厘米 横42.5厘米,《山水清音图》,布局新颖,笔墨泼辣豪放,点染出自己胸臆,毫无模仿或雕琢之气,意境奇特,气势雄伟,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之美。隔岸归帆 石涛,生卒年代不详,目前学术界的说法不一,分歧颇大,无法择从。大约生活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年。本姓朱...
清代画家石涛在《山水清音图》轴作品中用了他最擅长的“截取法”,在丛林中截取了幽阁深藏的一段景致,以特写的手法绘出,虽则画的的是一段小景,却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意境。作者笔墨画法多变,善于用墨,这幅图上墨气浓重滋润,湿笔较多,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使山林的清润深幽被尽致地表现出来。此作是石涛的...
这幅《山水清音图》构思新颖,意境清朗,是清初画家石涛中年时期的佳作。在《山水清音图》中,石涛就用了他最擅长的“截取法”,在从林中截取了幽阁深藏的一段景致,以特写的手法绘出,虽画的是一段小景,却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意境。该画用笔劲利沉着,用墨淋漓泼辣,山石以淡墨勾皴,用浓墨、焦墨破擦,多种皴法交织互...
#水墨山水#【清 石涛 山水清音图】纸本 立轴 水墨 102.5x42.4 厘米,上海博物馆藏;高清大图:O网页链接;《山水清音图》截取崇山峻岭之一段,通天贯地,满布整个画面。山石以粗豪逆笔勾勒,朴拙酣畅。披麻、解索、荷叶、折带,各种皴法交织使用,依山势而盘曲交错,“峰与皴合,皴自峰生”,令山川骨脉纷然。 û...
石涛《山水清音图》,立轴,水墨纸本,102.5x42.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石涛,明末清初僧人画家。工于诗文,擅绘山水、兰竹、花草及人物。其笔情纵恣凝炼,独具创新,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极大。与清初画坛朱耷、髡残、弘仁合称“清四僧”,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