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石岭下遗址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址。位于甘肃武山石岭下村。年代为公元前3900—前3200年。1947年发现,1957—1962年经多次复查。在遗址中发现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地层之下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地层之上,存在着一种过渡性的文化层。该层遗物的文化面貌接近于马家窑类型,如陶器中的曲腹盆、长颈瓶及...
石岭下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石岭下遗址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石岭村,陇海铁路南侧,石岭下文化类型命名地。甘石沟河水将遗址分为两段,东段为崖头,西段为西坪。遗址整体呈扇形,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遗址分布范围内散落着多处文化层,厚约1.7米,深1.5—...
石岭下遗址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历史学 ·黄河文化 首页 石岭下遗址/Shilingxia/ 最后更新 2023-09-23 浏览102次中国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址。 英文名称 Shilingxia 所处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 所属文化 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 位置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
甘肃武山不可移动文化遗址 三 石岭下遗址 #甘肃武山 #文化遗址 #石岭下 - 落门川于2024082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0.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从武山县城一路向西约一公里处便是石岭下遗址。 王琦荣是武山人,他家的村子距离石岭下遗址也就几里路。他的博物馆里的那两个沙盘展示的就是遗址的风貌,当然是五千年前的。 考古资料记载,石岭下类型的遗存主要分布在渭河、葫芦河流域,以及西汉水、洮河流域,甚至到青海的东北部一带,其中心区域在今天武山一带,现被称...
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 马家窑文化是齐家文化的源头之一。 3. 灿烂的哈拉帕文明灭亡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 据如今发掘的哈拉帕文明代表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可以得出哈拉帕文明非常发达,足以与苏美尔文明相媲美。
石岭下遗址 发现时间 1947年 地点 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 时期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 保护级别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地层之下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地层之上,存在着360百科一种过渡性文化层。其基本面貌接近于马家窑类型,如长颈瓶的器形,变体鸟纹和漩涡纹彩饰等;同时又有一些因素明显地与庙底...
石岭下遗址最后更新 2023-01-05 浏览24次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命名地。 所属文化 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 位置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石岭村 发现时间 1947 所属专题 黄河文化总编委会 学科编委会 关于我们 三版介绍 版权所有 © 202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Copyrights © 2021 by Encyclopedia of China ...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最初发现于1947年。1962年甘肃省博物馆曾进行复查。2012年2月,石岭下遗址被评为甘肃省人民政府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在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地层之下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地层之上,存在着一种过渡性文化层。其基本面貌接近于马家窑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