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禅师的诗 《山居诗》原文: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一、衍生注释:“过去事已过去了”,是说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过去,不必再纠结。“未来不必预思量”,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度担忧未来。“只今只道只今句”强调珍惜当下,专注于现在的事情。“梅子熟时栀子香”,以梅子...
亲爱的朋友,这个应该就是你在找的东西。 点击[石屋禅师山居诗集六卷.pdf]开启发现之旅吧~ 你觉得这个资源怎么样,有没有其他资源想让我分享呀?
但禅师提醒:"未来不必预思量"——就像天气预报说有雨,你可以带伞,但没必要现在就开始淋雨。有人统计德国集中营存活率发现,那些能活下来的人,往往是专注于"当下如何多找一片面包"的人,而非空想未来的人。3. 当下的枷锁 即便我们想活在当下,也常常被手机绑架。石屋禅师用"梅子熟时栀子香"的意象告诉我们。...
《石屋山居诗·其一》: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石屋禅师是明末元初诗人,长期隐居山中,著有《石屋山居诗》一卷。万种境界机妙全都安静歇息下来,耳闻所见全部消融在静寂中。两耳清闲,不闻红尘世事。内心淡泊,安然自若,从晨鸡叫晓坐到暮钟声声。《石屋山居诗...
根据《禅悟人生》的描述, 石屋禅师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向一位小偷揭示了快乐的真谛。小偷原以为偷窃能带来快乐,却发现那不过是短暂的刺激。石屋禅师告诉他,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而非外物。这一深刻的禅悟,不仅让小偷悔过自新,更成为禅学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启示我们追寻内心真正的快乐。偷来的“快乐” 【日日参禅...
小众诗人:石屋禅师千岁荷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713 -- 0:57 App 小众诗人:任翻《惜花》 418 -- 0:52 App 小众诗人:张令问 419 -- 1:36 App 小众诗人:杜光庭 685 4 1:03 App 小众诗人:李远 460 -- 1:51 App 《甄嬛传》里的文化知识 555 -- 1:26 App 小众...
石屋禅师是元代高僧,他作为曹洞宗一代宗师,在中国禅学历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僧中之仙”。石屋禅师一生创作许多禅意深浓的诗歌,他的禅诗往往小中见大,惊叹天下。“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元代.石屋禅师《裁缝诗》高僧石屋清珙的禅意小诗《裁缝诗》,是一首...
点赞在看黄晟为清康熙、乾隆间藏书、刻书家,与兄弟黄履暹、黄履昊、黄履昂四人并“徽商四元宝”,黄晟的藏刻书处在康
石屋清珙禅师(1272—1352)元代高僧,临济宗第十九世禅师。江苏常熟人。俗姓温,字石屋。生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 年),卒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 年),年寿81。湖州道场寺及庵信禅师之法嗣。幼依本州(苏州)兴教崇福寺之惟永法师出家。元顺宗至正年间,诏赐金襕袈裟。后频出入吴越,弘扬...
石屋清珙禅师悟道因缘 湖州福源天湖石屋清珙禅师,湖州道场及庵信禅师之法嗣,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南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出生。清珙禅师幼时即断酒肉,为人素朴清瞿。长大后,投本州兴教崇福寺惟永禅师出家,二十岁落发,二十三岁受具足戒。 一日,有一位行脚僧,持杖戴笠,从寺前经过。清珙禅师问他欲住何方。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