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刺法:患者仰卧,将患者下肢提起到80°左右,提起时患者下肢不可弯曲。持长40 mm针刺入8 mm左右,快速提插(3~5次/秒),提插时不断变换方向,幅度要大。能感受到患者得气后明显抽动大概3次。 注:针刺此穴时肘部一定要把患者膝部顶死,不得让膝部弯曲,提插幅度不可过小,否则...
石学敏院士每天坚持于针灸病房查房;每周二、四出门诊,导师就诊人数在30人/次左右。诊疗室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包括用于随诊记录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手写输入系统、摄像录音系统、资料储存系统等等;观摩室配有投影仪、电脑墙等外放系统;资料室收集了石学敏院士发表的以及研究石院士学术思想的论文论著,并拥有近千部古...
石学敏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和“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他的治疗方法不仅包括针刺,还结合了康复训练、饮食调整、心理辅导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法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并接受针灸治疗。 在科研方面,石学敏带领团队深入探究针刺治疗中风的机理,将国际先进技术与中国古老...
毫针刺法4(针刺手法)-石学敏教授教学团队, 视频播放量 15、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摇滚sway,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毫针刺法3(针刺三要求)-石学敏教授教学团队,两针去肝火,肝火旺,抑郁。,刘红云董氏奇穴:三间穴,胳
操作方法,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施手法一分钟,继而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斜刺,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补法,以患肢抽动三次为度,每日针两次,十天为一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
三、印堂穴有效的针刺手法 另外还有一个腧穴——印堂,常规直刺或者斜刺严格来讲在治疗上是意义不大的,有效的针刺手法是轻巧进针浅刺1~2分后向同一方向大幅度迅速捻转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同时配合小幅度高频率的雀啄手法,患者会有双目、头脑清凉伴随额头微微发紧的感觉。
《石学敏针刺手法》主要内容: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自岐黄以来她一直为保障人民健康,治疗各种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针刺的疗效取决于明确的诊断、正确的取穴以及得当的操作手法。作为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手法是实现针刺效应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针刺的手法,...
用提插之补法,使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使上肢抽动3次为宜;尺泽操作及量学要求同极泉;委中穴采取仰卧位直腿拾高取穴,进针1寸,用提插泻法,使下肢抽动3次即可;风池针向结喉,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