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华进一步指出,川菜和川酒应该互相尊重、相互补足。“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制酒和烹调上,彼此互相配合,还体现在一桌宴席的仪式上,给菜和酒都留出足够的品尝时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川酒川菜如果能联起手来,未来一定可期。”
对此,石光华认为,这有利于川菜历史脉络的梳理与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有力支撑。 “蜀人好食,有2000多年的历史记载,但现代川菜的成型只有100多年,很多观念缺少系统化,也需要勘正。”石光华表示,近年来川菜界的一股“不麻不辣才高级”之风令他难受。“川菜有24种主流味型,但最大风味特点不是辛...
对此,石光华认为,这有利于川菜历史脉络的梳理与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提供有力支撑。 “蜀人好食,有2000多年的历史记载,但现代川菜的成型只有100多年,很多观念缺少系统化,也需要勘正。”石光华表示,近年来川菜界的一股“不麻不辣才高级”之风令他难受。“川菜有24种主流味型,但最大风味特点不是辛...
石光华出新书了,名为《川菜的味道美学》,这只是他立志“为川菜做一点事”的开篇,书中以19万字将川菜味型中的辣子味进行了分解。读罢,我才知道原来辣子味还细分为:辛辣、鲜辣、干辣、煳辣、香辣、酱辣等。原本抱着去书中寻一些做菜小绝招的心态翻开了书,结果绝招挖到了一些,但更多的是通过石光华有温度...
12月21日下午,“与时代共振”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蜀地人文主题展系列沙龙迎来最后一场“蜀地烟火”。中国烹饪大师张元富和川菜文化学者石光华从华西都市报2002年推出的“打造川菜王国”系列报道出发,讲述川味江湖30年的发展故事。二人认为,媒体在川菜产业纵深发展、川菜文化名扬四海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表示川菜和...
石光华:川菜今天能够在全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相较而言,它在全世界的传播力也超过了其他七大菜系。 原因很简单,三个。第一,包容。川菜的包容性是所有菜系中最大的,这并不是说我们四川人多么聪明创造了一个包容的川菜出来,而是它形成的历史决定了它的包容。 四川的历史和川菜是紧密结合的。四川有两次,几乎断代。一...
与此同时,川菜也面临着质疑:便宜、分量大(指向的是不高级、平民化),而且“一辣到底、百菜一味”。 在一次受访时,石光华讲了一个段子:有个四川选手进入某个全国性家庭烹饪大赛的终极PK环节,自我感觉发挥良好,托朋友去打听评委的评价,得到四个字——“五乎上将”,即辣乎乎、油乎乎、麻乎乎、黑乎乎、“马马乎乎...
石光华说,如果十年前被问到这个问题,他会说自己没那么爱吃肉,最爱的川菜是“开水白菜”,显得非常淡然优雅。但经过这么多年,他要向每个对川菜有兴趣的人强调,川菜菜肴千万道,他最喜欢的,是回锅肉。最有文化的一道川菜,也是回锅肉。 他认为川菜的情感、精神、哲学、智慧、历史以及烹饪的奇妙之处,全部融入到这一道...
界面四川:外地人都知道,川菜享誉全球,为什么川菜能够达到这么高的高度,背后有什么特殊的渊源。 石光华:川菜今天能够在全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相较而言,它在全世界的传播力也超过了其他七大菜系。 原因很简单,三个。第一,包容。川菜的包容性是所有菜系中最大的,这并不是说我们四川人多么聪明创造了一个包容的川菜出来...
石光华直言,川菜真正的历史记忆正在被忘却,能将这些历史记忆融入到当下川菜发展的做法更是少之又少。他还表示,目前,市场上很多中高端川菜品牌都在去麻辣化,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川菜舍弃掉自己的特色。川菜的突围应该聚焦在辣椒的研发上,思考如何将辣椒运用得更出神入化。而针对传统川菜酒楼势能下滑的现象,杜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