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研究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知识资本计量理论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早期)20世纪80年代早期,知识资本开始受到关注除了瑞典的Sveiby教授,日本学者Hiroyuki Itami也是在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Hiroyuki Itami在对知识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作了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调动无形资产》一...
知识和资本结合在一起,员工输出知识,华为支付相应的工资,同时根据员工的贡献,给予其认购一定数量股份的机会。员工获得相应数量的认股权后,再根据股份的价格出资入股。 2. 知识资本化对中小企业的借鉴意义:构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知识资本化的做法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借鉴意义非常大。 因为在人力资本理论之下,员工获得股权不...
知识资本计量理论的起源,各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较为公认的观点是知识资本计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知识资本计量“瑞典运动”之父Sveiby教授。Sveiby教授开创性地论证了知识资本的客观存在性及计量的必要性,并试验了无形资产1方面的会计实践。Sveiby当时倡导计量企业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述评(精选7篇) 知识资本理论研究述评 第1篇 1 国外知识资本理论研究的兴起 知识, 是21世纪最重要的概念。早在16世纪, 培根 (Francis Bacon) 的“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重要性的最经典的诠释[1]。有“现代管理学之父”桂冠的彼得·德鲁克 (Peter Drucker) 在20世纪60年代就预言:“知识将取代...
“员工知识资本”是指一个人的工作是由其智慧驱动的,是由其脑力质量主导的,而不是由其体力和数量决定的。一个员工是否是“知识型员工”应以其在工作中是否使用脑力为标准。本书在员工人力资本、员工结构资本和员工顾客资本三因子的基础上,又提出并验证了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二阶六因子模型;并基于自我中心社会网络...
西方的知识资本理论可以从概念、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管理和评估四个方面去考察。 1.知识资本的概念。知识资本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在这一问题上,西方学者看法不尽统一。加尔布雷思(J.K.Galbrainth种动态的资本,而不是固定的资本形式(注:)第一个提出了知识资本概念。在他看来,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的活动...
《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理论与管理研究》是2020年4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立新。内容简介 “员工知识资本”是指一个人的工作是由其智慧驱动的,是由其脑力质量主导的,而不是由其体力和数量决定的。一个员工是否是“知识型员工”应以其在工作中是否使用脑力为标准。《中国企业员工知识资本理论...
5资本结构理论公司资产负债表右边:公司资金长期资金(1年以上)短期资金(1年以内)负债所有者权益商业信用、商业票据、银行短期借款等资金结构(财务结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capitalstructure)是指长期负债中公司债务与股权资本尤其是普通股之间的结构。因此,资本结构就是要探讨下列问题:在公司投资决策既定的情况下,以公司债...